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辣椒枯萎病 |
別名:辣椒萎蔫病 癥狀:一般多在辣椒開花結果期陸續發病。病株下部葉片脫落,莖基部及根部皮層呈水漬狀腐爛 ,根莖維管束變褐,終至全株枯萎。潮濕時病莖表面生白色或藍綠色的霉狀物(病征)。通常病程 進展緩慢,從發病至枯萎歷時十數天至20天以上,據此及其病征有別于辣椒細菌性青枯病。 病原: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尖鐮孢菌辣椒專化型〔Fusariumoxysporum f.sp.vasinfectum(Atk.) Synder et Hansen〕。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可營多年腐生生活。病菌從須根、根 毛或傷口侵入,在寄主根莖維管束繁殖、蔓延,并產生有毒物質隨輸導組織擴散,毒化寄主細胞 ,或堵塞導管,致葉片發黃。病菌發育適溫為27~28℃,土溫28℃時最適于發病,土溫21℃以下 或33℃以上病情擴展緩慢。土壤偏酸(pH5~5.6)、植地連作、移栽或中耕傷根多、植株生長不良 等,有利于發病。品種間抗性差異尚缺少全面調查。在國內近年推介的近20個辣椒品種中,僅知 8819線辣椒(陜西)對枯萎病表現高抗,其余一些適應性或抗其他病害較強的品種,如贛豐3號(江 西)、蘇椒5號與6號(江蘇)、皖椒1號(安徽)、天椒2號(甘肅)、椒1號(河南開封)、亨椒1號(江西 南昌)、湘椒7號(湖南)等是否也抗枯萎病,則尚待各地進一步研究定論。 防治措施:應加強抗病品種的選育;大力提倡水旱輪作;避免施用未經充分腐熟的土雜肥;整治 排灌系統,實行高窄畦、深溝栽培,切忌大水漫灌或澆灌過深、時間過長,以提高植株根系活力 ;淋藥防病應抓早防、連續防(定植及開花結果初期病害發生前,定期或不定期淋施高錳酸鉀600 ~1000倍液,或銅氨液600~800倍液,2~3次或更多,前密后疏,淋透淋足)。 |
相關作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