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葡萄斑點病、葡萄褐點病、葡萄葉斑病、葡萄角斑病
癥狀:褐斑病有兩種:褐斑病和小褐斑病。褐斑病是由葡萄假尾孢菌侵染引起,主要為害葉片,侵染點發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規則的角狀斑點,病斑逐漸擴展,直徑可達1厘 米,病斑由淡褐變褐,進而變赤褐色,周緣黃綠色,嚴重時數斑連結成大斑,邊緣清晰,葉背面周邊模糊,后期病部枯死,多雨或濕度大時發生灰褐色霉狀物。有些品種病斑帶有不明顯的輪紋。小褐斑病為束梗尾孢菌寄生引起,侵染點發病出現黃綠色小圓斑點并逐漸擴展為2—3毫米的圓形病斑。病斑部逐漸枯死變褐進而茶褐,后期葉背面病斑生出黑色霉層。
病原:病原為大褐斑病 Phaeoisariopsis vitis (Lev.) Sawada.,小褐斑病 Cercospora roseleri (Caff.) Sace.,均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落葉上越冬,至第二年初夏長出新的分生孢于梗,產生新的分生孢于新、舊分生孢子通過氣流和雨水傳播,引起初次侵染。分生孢子發芽后從葉背氣孔侵入,發病通常自植株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蔓延。病菌侵入寄主后,經過一段時期,于環境條件適宜時,產生第二批分生抱子,引起再次侵染,造成陸續發病。直至秋末,病菌又在落葉病組織內越冬。
防治措施:1.秋后徹底清掃果園落葉,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消滅越冬菌源。加強葡萄的栽培管理注意果園排水并適當增施肥料,促使極勢生長健壯,以提高抗病力。
2.在發病初期結合防治黑痘病、炭疽病等,按奧力克——速凈500倍液稀釋噴施,7天用藥1次。輕微發病時,按300—500倍液稀釋噴施,5—7天用藥1次;病情嚴重時,按300倍液稀釋噴施,3天用藥1次,噴藥次數視病情而定。 施藥時間:避開高溫時間段,最佳施藥溫度為20℃—30℃。由于病害一般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發生,以后逐漸向上蔓延。因此,第一、二次噴藥要著重噴射植株下部的葉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