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根腐病癥狀:主要危害莖基和根部。染病植株葉變黃枯萎,莖基和主根全部變為紅褐色干腐狀,上有縱裂或紅色條紋,側根已腐爛或很少,病株易從土中拔出,主根維管束變為褐色,濕度大時根部長出粉霉。
病原菌:國內普遍認為該病主要病原菌是茄腐皮鐮孢,各地報道還有串珠鐮孢、木賊鐮孢等。內蒙古分離根腐病菌主要有Rhizoctonia solani kuhn稱立枯絲核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稱尖鐮孢菌及F.solani (Mart.)Sacc.稱茄類鐮孢,均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其分離頻率分別為76.5%、17.o%及5.9%。
發生規律:該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為茄腐皮鐮孢。鐮刀菌是土壤習居菌,在土壤中長期腐生,病菌借水流、耕作傳播,通過根部傷口或直接從叉根分枝裂縫及老化幼苗莖部裂口處侵入。地下害蟲、線蟲為害造成的傷蟲口利于病菌侵入。管理粗放、通風不良、濕氣滯留地塊易發病。
防治策略:(1)農業防治。
�、倏刂仆寥罍囟龋乐節駳鉁�;進行輪作,進行條播或高畦栽培;防止種苗在貯運和移栽過程中造成傷口,注意防治地下害蟲。
�、谶M行輪作,施行條播或高畦栽培。
(2)藥劑防治。
①藥液浸苗。用50%多菌靈與利克菌1∶1混配200倍液浸苗5分鐘,晾1-2小時后移栽。
�、谒幰簢娏�。發病初期噴淋或澆灌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9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黃芪根腐病防治策略,供大家參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