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是珍貴的藥用植物。其病害主要是黑斑病,這是紅花常見的葉部病害,一般紅花種植區均普遍發生,分布較廣,通常危害也較嚴重。 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葉柄、莖、苞片及花等部位。葉上病斑散生,近圓形,直徑可達10 mm左右,黑褐色,有同心輪紋,上生灰黑色霉狀物。
病原菌為半知菌,在4~5月發生,受害后葉片上呈橢圓形病斑,具同心輪紋。主要為害葉片,偶爾為害葉柄、莖及苞葉。葉片上先出現暗黑色斑點,擴大后為圓形或近圓形褐色病斑,直徑3-12mm,同心輪紋不明顯,后期病斑中央壞死。濕度大時病斑兩面均可產生灰褐色至黑色霉層,為病菌分季憶梗及分季孢子。幼苗期發病子葉上有明顯病斑,向下擴展后在胚軸上形成壞死條斑,子葉凋萎,植株死亡。一般減產20%-50%,嚴重時減產達80%。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隨病株殘體遺留在土壤中越冬。次年越冬病菌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次侵染。附著在種子上的病菌于出苗時可引起死苗或莖斑。分生孢子靠風雨傳播,進行重復侵染。溫暖、潮濕或多霧、露天氣,有利于病害的發生。
防治方法:
1.田間管理:紅花采收后,清除處理田間病殘體。同禾本科植物輪作。栽培上及時間苗中耕、適當施肥、灌溉和合適的栽植密度等,可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控制病害的發生。對雨水充沛地區,應筑高畦開深溝,以利排水和降低田間濕度。
2.藥劑防治:紅花黑斑病發病初期,噴灑5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1:1:240波爾多液,隔7~10天1次,連續3~4次或70%代森錳鋅600~800倍液噴霧,每隔7天一次,連續2~3次。
以上就是紅花黑斑病防治攻略,總之,紅花黑斑病的防治,應以田園清潔和良好的栽培管理為主,輔以藥劑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