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梨赤星病、梨羊胡子
癥狀:主要危害葉片、新梢和幼果。葉片受害,葉正面形成橙黃色圓形病斑,并密生橙黃色針頭大的小點,即性孢子器。潮濕時,溢出淡黃色粘液.即性孢了,后期小粒點變為黑色。病斑對應的葉背面組織增厚,并長出一從灰黃色毛狀物,即銹子器。毛狀物破裂后散出黃褐色粉末,即銹孢了。果實、果梗、新梢、葉柄受害,初期病斑與葉片上的相似,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產生毛狀物。轉主寄主檜柏染病后,次年3月問,在針葉、葉腋或小枝上可見紅褐色、圓錐形的角狀物(冬孢子角)。春雨后,冬孢子角吸水膨脹為橙黃色舌狀膠質塊。
病原:病原為梨膠銹病 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pd,屬擔子菌梨膠銹菌。
發病規律:梨銹病病菌是以多年生菌絲體在檜柏枝上形成菌癭越冬,翌春3月份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發產生大量的擔孢子,擔孢子隨風雨傳播到梨樹上,侵染梨的葉片等,但不再侵染檜柏。
梨樹自展葉開始到展葉后20天內最易感病,展葉25天以上,葉片一般不再感染。病菌侵染后約經6-10天的潛育期,即可在葉片正面呈現橙黃色病斑,接著在病斑上長出性孢子器,在性孢子器內產生性孢子。在葉背面形成銹孢子器,并產生銹孢子,銹孢子不再侵染梨樹,而借風傳播到檜柏等轉主寄主的嫩葉和新梢上,萌發侵入危害,并在其上越夏、越冬,到翌春再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角上的冬孢子萌發產生的擔孢子又借風傳到梨樹上侵染危害,而不能侵染檜柏等。梨銹病病菌無夏孢子階段,不發生重復侵染,一年中只有一個短時期內產生擔孢子侵染梨樹。擔孢子壽命不長,傳播距離約在5千米的范圍內或更遠,當然這與風力、風向、地勢等有一定關系。
防治措施:1、清除轉主寄主:清除梨園周圍5千米以內的檜柏、龍柏等轉主寄主,是防治梨銹病最徹底有效的措施。在新建梨園時,應考慮附近有無檜柏、龍柏等轉主寄主存在,如有應全部清除,若數量較多,且不能清除,則不宜作梨園。
2、鏟除越冬病菌:如梨園近風景區或綠化區,檜柏等轉主寄主不能清除時,則應在檜柏樹上噴藥,鏟除越冬病菌,減少侵染源。即在3月上中旬(梨樹發芽前)對檜柏等轉主寄主先剪除病癭,然后噴布4-5波美度石硫合劑。
3、梨樹噴藥防治:在梨樹上噴藥,應掌握在梨樹萌芽期至展葉后25天內,即擔孢子傳播侵染的盛期進行。一般梨樹展葉后,如有降雨,并發現檜柏樹上產生冬孢子角時,噴1次20%粉銹寧乳油1500-2000倍液,隔10-15天再噴1次,可基本控制銹病的發生。若防治不及時,可在發病后葉片正面出現病斑(性孢子器)時,噴20%粉銹寧乳油1000倍液,可控制危害,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