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人參立枯病治理辦法 |
![]() |
人參立枯病多發生與土壤干濕土交界處。病部初呈梭形、黃褐色斑點,逐漸凹陷,橫向擴展繞莖一周時,莖部呈褐色環狀縊縮,致莖葉逐漸萎蔫,參苗站立枯死,故稱“立枯”。參苗受害嚴重成片時,葉片萎蔫下垂,莖部變軟、彎曲、倒伏。濕度大時,病部生出淡褐色蛛網狀菌絲。種子被害則導致腐爛;未出土幼苗受害則死在土中,造成缺苗斷壟。 立枯病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和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參籽混雜菌核也可傳帶。菌核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以上。翌春土壤溫濕度適宜時,病菌萌發可直接穿透浸染植株,以后發病植株產生病菌,可向四周浸染、蔓延,擴大危害。 人參立枯病防治措施大致分為兩種,化學防治與物理防治,具體如下: 化學防治: (1)種子消毒:用適樂時懸浮種衣劑包衣消毒,殺死種子攜帶病菌。可用適樂時5—20倍液拌籽或浸籽、50—100倍液沾栽。 (2)土壤消毒:播種前,用99%惡霉靈0.5--1克+米達樂1克/平方米處理土壤; (3)畦面消毒:參苗早春出土前,可用99%惡霉靈300倍液與米達樂300倍液、或99%惡霉靈300倍液與72%農用鏈霉素100倍液混用、或噴灑床面,借雨水使藥液均勻滲入2-5厘米床土層。 (4)病區處理:用適樂時750倍液、或99%惡霉靈3000倍液與天達參寶600倍液;99%惡霉靈3000倍液與72%農用鏈霉素1000倍液混用、或99%惡霉靈3000倍液與米達樂500倍液混用澆灌,使藥液滲入床土下病害發生部位。可迅速控制病害的蔓延。 物理防治: (1)秋播田在早春要及時松土、覆膜,提高地溫。 (2)及時挖好排水溝,嚴防雨水漫灌參床; (3)及時松土、除草,減少土壤板結,降低田間濕度; (4)嚴防參棚漏雨,注意排水和通風透光,降低濕度。 (5)發現病區,及時用有效藥劑澆灌、隔離,控制蔓延。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