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蘋果綠緣褐斑病
癥狀:主要危害葉片,導致早期落葉。病斑褐色,邊緣綠色不整齊,故有綠緣褐斑病之稱。病斑有三種類型:(1)同心輪紋型。病斑圓形,四周黃色,中心暗褐色,有呈同心輪紋狀排列的黑色小點(病菌的分生孢子盤),病斑周圍有綠色暈。(2)針芒型。病斑似針芒狀向外擴展,無一定邊緣。病斑小而多。(3)混合型。病斑很大,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暗褐色,中心為灰白色,其上亦有小黑點,但無明顯的同心輪紋。有時果實亦能受害。病斑褐色,圓形或不整形,凹陷,表面有黑色小粒點。病部果肉褐色,呈海綿狀干腐。
病原:有性態(tài)為Diplocarpon mali Harada et Sawamura稱蘋果雙殼,屬子囊菌門真菌;無性世代Marssonina mali(P.Henn.)Ito.稱蘋果盤二孢,屬半知菌類真菌。
發(fā)病規(guī)律:該病的發(fā)生、流行與雨水、樹勢、栽培管理及品種有關。病菌發(fā)育適溫20~25℃,分生孢子發(fā)芽適溫20~25℃。分生孢子的傳播和侵入需有水,冬季溫暖潮濕是病葉與落葉上子囊盤形成的必要條件,冬季不干、春雨早且多的年份有利病害發(fā)生流行,特別是春秋雨季提前且降雨量大的年份,病害大流行。從樹勢、樹齡來看,同一品種的幼樹較老樹抗病;同一株樹的當年結(jié)果枝發(fā)病率較歇果枝高,樹冠內(nèi)膛下部比外部、上部發(fā)病早且多,這可能與樹冠內(nèi)部、下部蔭蔽、通風透光差、濕度大有關。越冬和越夏:以菌絲、分生孢子盤或子囊盤在落地的病葉上越冬,經(jīng)春產(chǎn)生擬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風雨傳播,從葉的正面或背面侵入,以葉背錨主,潛育期6~12天,干旱年份長達45天,潛育期隨氣溫升高縮短。病菌從侵入到引起落葉約13~55天,田間5~6月始發(fā),7~8月進入盛發(fā)期,10月停止擴展。
防治措施: (1)合理修剪,注意排水,改善園內(nèi)通風透光條件。
(2)秋、冬季清掃果園內(nèi)落葉及樹上殘留的病枝、病葉,深埋或燒毀。
(3)噴藥保護。一般5月中旬開始噴藥,隔15天1次,共3~4次。常用藥劑有:波爾多液(1:2:200)、30%綠得保500倍液、77%可殺得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注意在幼果期噴用波爾多液易產(chǎn)生果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