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大豆根線蟲病、大豆萎黃線蟲病
癥狀:大豆孢囊線蟲主要危害根部,被害植株發育不良,矮小。苗期感病后子葉和真葉變黃,發育遲緩;成株感病地上部矮化和黃萎,結莢少或不結莢,嚴重者全株枯死。病株根系不發達,側根顯著減少,細根增多,根瘤稀少。發病初期(黑龍江省6月末—7月初)拔起病株觀察,可見根上附有許多白色或黃褐色小顆粒,即孢囊線蟲雌成蟲,這是鑒別孢囊線蟲病的重要特征。孢囊線蟲以卵在孢囊里于土壤中越冬,孢囊對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很強。第二年春二齡幼蟲從寄主幼根的根毛侵入,在大豆幼根皮層內發育為成蟲,雌蟲體隨內部卵的形成而逐漸肥大成檸檬狀,突破表層而露出寄主體外,僅用口器吸附于寄主根上,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大豆根上白色小顆粒。
病原:病原為大豆孢囊線蟲 Heterodera glycines lchinohe .,屬線行孢囊線蟲。
發病規律:1.越冬。病原線蟲主要以胞囊在田間土壤中越冬,也可在糞肥中以及混雜于種子中的土粒內越冬。 2.侵入。春季溫、濕度適宜時,在根系分泌物的刺激下,越冬胞囊內的卵孵化,以2齡幼蟲在土中活動,尋根尖侵入主根,在其皮層內營寄生生活,經幼蟲階段后發育為成蟲。雄成蟲重新進入土壤中自由生活,并尋覓雌成蟲,交配后死亡。雌成蟲交配后,發育成老熟雌蟲,其體壁加厚成為胞囊,其受精卵就保存在胞囊內。當條件適宜時,其內的卵又孵化出幼蟲,進行再侵染。 3.傳播。田間近距離傳播擴散主要通過耕作時土壤的移動、農機具和人、畜沾附以及灌溉水和雨水傳帶含胞囊的土壤或混有胞囊的糞肥。胞囊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很強,因而胞囊中的卵可保持生活力3~4年以上,有的可長達10年。發生 土壤內線蟲量大,是發病和流行的主要因素。感病大豆品種和連作重茬是大豆胞囊線蟲病嚴重發生的重要條件。砂土、砂質壤土以及堿性土壤有利于發病。
防治措施:1.檢疫。加強檢疫,禁止從病區引種,保護無病區。
2.栽培。實行大豆與禾本科作物或棉花等非寄主植物3年以上輪作,以水旱輪作為宜,這是防治此病最為行之有效的措施。增施肥料,干旱時適時灌溉,可減輕發病。
3.土壤消毒。播前15~20天,每畝用98%棉隆顆粒劑5~6千克或10%涕滅威顆粒劑2.5~5千克,深施在播種行的溝底,覆土壓平密閉,半個月內不得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