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名稱】:青花菜黑脛病
【癥狀特征】:又稱根朽病、黑根病等,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苗期染病子葉、真葉或幼莖均可出現灰白色不規則形病斑,莖基部染病向根部蔓延,形成黑紫色條狀斑,莖基潰瘍嚴重的,病株易折斷而干枯;成株染病 葉片上產生不規則至多角形灰白色大病斑,上生許多黑色小粒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花梗、種莢染病與莖上類似;種株貯藏期染病葉球干腐,剖開病莖,病根部維管束變黑。
【發病規律】:連作地、前茬病重、土壤存菌多;或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或土質黏重,土壤偏酸。氮肥施用過多,栽培過密,株、行間郁敝,通風透光差。種子帶菌、育苗用的營養土帶菌、有機肥沒有充分腐熟或帶菌。早春多雨或霉雨來早、氣候溫暖空氣濕度大;秋季多雨、多霧、重露或寒流來早時易發病。
【防治方法】:選用地勢高燥的田塊,并深溝高畦栽培,雨停不積水。使用的有機肥要充分腐熟,并不得混有上茬本作物殘體。水旱輪作、育苗的營養土要選用無菌土,用前曬三周以上。選用抗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播種后用藥土做覆蓋土,移栽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劑,這是防治病蟲的重要措施。合理密植,發病時及時清除病葉、病株,并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發病初期進行藥劑防治,可選用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