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大豆羞萎病 |
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和莖。葉片染病 沿脈產生褐色細條斑,后變為黑褐色。葉柄染病 從上向下變為黑褐色,有的一側縱裂或凹陷,致葉柄扭曲或葉片反轉下垂,基部細縊變黑,造成葉片凋萎。莖部染病 主要發生在新梢。豆莢染病 從邊緣或莢梗處褐變,扭曲畸形,結實少或病粒瘦小變黑。病部常產生黃白色粉狀顆粒。 病原:病原為 Septog10eum sojae Yoshii & Nish.稱大豆粘隔胞,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盤聚生在大豆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長圓柱形至長菱形,無色,直或略彎,具隔膜1-4個。 發病規律:病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殘體上越冬,也可以菌絲在種子上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 防治措施:基本方法 (1)目前此病在我國僅局部發生,因此對種子要嚴格檢疫,防止隨種子傳播蔓延。 (2)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可減少菌源。 (3)與非本科作物3年以上的調茬輪作。大豆地連種多年,嚴重破壞田間生態環境,土壤通透性差,微量元素與營養元素失衡,土壤微生物菌群結構遭到破壞,致使大豆羞萎病等次生病害逐年加重。因此,有條件的地區進行與非本科作物3年以上的調茬輪作(最好是水旱輪作),以控制羞萎病的發生。 (4)采取大壟栽培模式,加強田間排澇。大豆出苗期間低溫持續陰雨,低洼地內澇成災,大豆植株長勢弱,抗逆性降低,羞萎病發生嚴重。應采取大壟栽培模式,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后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濕氣滯留,降低田間濕度。 (5)合理施肥,適當增施磷鉀肥。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于減輕病害。 藥劑方法 (1)用種子重量0.4%的40%拌種雙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2)必要時在結莢期噴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 (3)種子消毒:用40%福爾馬林200倍液浸種30分鐘,然后沖凈晾干播種或用種子重量0.4%的40%拌種雙拌種。 (4)在發病初期噴施25%咪鮮胺水乳劑250毫升加43%戊唑醇懸浮劑50毫升/公頃。 |
相關作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