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藍病毒病為害癥狀】:
保護地、露地普遍發生,各生育期均有發生,苗期、生長前期受害頗重。在田間發病株常出現輕花葉型、重花葉型及畸形等癥狀,染病輕的僅在中上部少數葉片上現褪色失綠,濃淡不勻,病葉、心葉皺縮不平,大小不一,輕花葉或畸形癥狀。發病重的全株褪綠變黃,僅主脈保護綠色,病株矮縮,葉片變小,最后整株枯死。
【芥藍病毒病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南方常年芥藍等十字花科地區,無明顯越冬現象。北方冬天不種十字花科蔬菜地區,病毒在窖中的白菜、甘藍、花椰花等采種株上越冬,冬天種植上述蔬菜地區病毒可在寄主體內越冬,由桃蚜、甘藍蚜、菜縊管蚜等把毒源傳到芥藍上,引起芥藍發病,高溫干旱,蚜蟲發生數量大,發病重。
【芥藍病毒病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毒病耐熱的芥藍品種。如梧州早芥藍。
(2)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增施腐熟有機肥,提高芥藍抗病力。
(3)加強管理,有條件的采用遮陽網覆蓋可減少發病。高溫干旱季節,要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及時鋤草,發現蚜蟲要及時防治,以防傳播病毒病。
(4)發病初期噴灑40%嗎啉胍?羥烯腺?烯腺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24%混脂酸?銅水乳劑800倍、2%寧南霉素水劑500倍液、20%嗎啉胍?乙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