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白粉病為害癥狀】:主要為害葉片,出在葉片兩面產生近圓形放射狀的粉斑,后病斑上出現較明顯的白色粉末狀霉層。病斑逐漸擴大可覆蓋整個葉片,導致葉片褪綠黃化,最后萎蔫枯死。花器、種莢、莖稈均可受害,病部布滿白色粉末狀霉,導致種株枯死,種子干癟。
【蘿卜白粉病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在南方,病菌于傘形花科寄主植物上以無性孢子越冬。在北方,以子囊果在寄主上越冬。種子也可帶菌。氣溫20-30℃,有適宜的濕度即可發病。發病后又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擴大為害。該病在干旱、少雨情況下,植株抗病力下降,分生孢子仍可萌發侵染,因此發病也不輕。干濕交替有利于病菌侵入,受害重。
【蘿卜白粉病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施足糞肥,但注意切勿偏施、過施氮肥。適當灌水,雨后及時排水。
(3)及早間苗、定苗。及時鏟除田間雜草。
(4)發現初始病葉及時摘除,可減少田間菌源,抑制病情發展。收獲后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減少來年初侵菌源。
(5)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可噴布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武夷霉素水劑200倍液,或12.5%速保利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