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 Fusarium oxysporum
【癥狀】 菜用大豆枯萎病是系統性侵染的整株病害,染病初期葉片由下向上逐漸變黃至黃褐色萎蔫,剖開病根及莖部,可見維管束變為褐色,后期在病株莖的基部溢出桔紅色膠狀物,即病原菌菌絲和分生孢子 。
【發病規律】 病菌腐生能力很強,病殘體分解以后,病菌仍可在土壤中存活5年左右,種子也可帶菌。病菌從根部傷口或根部尖端細胞侵入。日平均氣溫上升到24~28℃時發病最重。相對濕度80%以上,特別是土壤含水量高時病害發展迅速。低洼地、肥料不足,又缺磷、鉀肥,土質粘重,土壤偏酸和施未腐熟肥料時發病重。
【防治方法】
①農業措施 實行輪作,施足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增施磷、鉀肥。低洼地可采取高畦或半高畦并覆蓋地膜栽培,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田間不能積水。
②土壤消毒 每667平方米土地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千克,或60%防霉寶可濕性粉劑2千克,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千克,加細土50~100千克,拌勻后,均勻施在播種溝內,再蓋上一層薄細土,然后播上種子。
③藥劑灌根 田間發現有個別病株時,馬上灌藥液防治,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防霉寶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12.5%增效多菌靈可溶劑200~300倍液,或12.5%治萎靈水劑200~300倍液,或72. 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3%惡霉·甲霜水劑1000倍液,或15%惡霉靈水劑700倍液等藥劑,或5%菌毒清水劑400倍液灌根,每株灌200毫升稀釋藥液,7~10天后再 灌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