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核病是野豌豆上重要病害,世界性分布,我國各種植區廣泛發生,嚴重影響牧草產量和品質。
癥狀 植株受害的早期階段,腐爛的根頸組織是黃褐色,最后變成暗褐色并軟化。感病植株的根頸和莖部產生網狀菌絲體,網狀菌絲體生長,通過土壤表面從一株到另一株進行擴展傳播,病株連成小片。枯萎的莖變褐,變軟,呈糊狀,最終解體。絮狀菌絲體在稠密的苜蓿株絲、早晨有露水的莖間特別明顯,通常到中午充分干燥后菌絲體露出。嚴重時菌絲團聚合成堅硬的黑色菌核。
病原 Sclerotinia trifoliorum Erikss.稱三葉草核盤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菌核可形成于病組織表面或內部,表層為黑色擬薄壁組織,內部由白色疏絲組織構成,直徑約3-15mm,多分布于土表至地下,7cm深的地下器官或土壤中,也可深達20cm。菌核萌發產生子囊盤。子囊盤黃褐色至棕褐色,具柄,呈漏斗狀,頂部初閉合,成熟后展開呈碟狀或淺杯狀,盤上由子囊或側絲緊密排列構成子實層。子囊圓筒狀,160-185μm×12-15μm,內部8個子囊孢子排成一列或二列。子囊孢子單胞無色,卵圓形,大小為14-18μm×6-9μm。
發病特點 病原菌以菌核在病殘體或土壤中越冬,秋季或初冬,菌核萌發進行初侵染。菌核萌發出子囊盤,成熟的子囊盤強力彈射出子囊孢子。一個子囊盤可形成10萬個以上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的放射可持續數周時間,射程約4-10cm。孢子隨風傳播,至寄主的葉片或葉柄進行侵染。由氣孔侵入,也可直接侵入寄主。菌絲在寄主體的細胞內或細胞間蔓延,并分泌毒素和酶,殺死寄主組織并使之分解,造成病株軟腐或萎蔫。冬季,病原菌以休眠菌絲體在寄主上越冬,也可以菌核越冬。雪層厚時,寄主體內的菌絲仍可活躍生長,使病害繼續發展和蔓延。次年春季被害植株的病組織上便產生大量菌核,越夏。到秋季,菌核萌發,又開始下一個侵染循環。菌核萌發前,需要休眠至少4周。菌核還往往混于種子中傳播。病害侵染也可發生于地下,由菌核直接萌發出的菌絲進行侵染。此病在涼爽潮濕氣候條件下發生,流行。適宜病害發展的溫度范圍為13-18℃,夏季氣溫升至25-27℃以上,病情停止發展。菌核萌發適溫為16℃。土壤PH5.5時最適于此菌生長,但病菌對土壤酸堿度的適應范圍很廣。砂壤土有利于此病的發生。尿素可抑制菌核的形成。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育和種植抗病品種。
(2)加強草地管理。
用不帶菌核的種子建立新的種子田;適期播種,晚夏或秋季種植時,應盡可能早播;科學施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性;合理灌溉,雨后注意及時排水;秋季刈割后,火燒嚴重感染的種子田,殺死莖內和地表殘余物中的菌核;犁埋菌核,減少子囊盤出現的數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