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番茄釘頭斑病、番茄指斑病
癥狀:番茄黑斑病主要危害果實、葉片和莖。果實染病,病斑灰褐色或褐色,圓形至不規則形,病部稍凹陷,有明顯的邊緣,果實有一個或幾個病斑,大小不等,病斑可連合成大斑塊,斑面生黑色霉狀物(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發病后期,病果軟腐。
病原: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亞門番茄鏈格孢Alternaria tomato(CKe.)Weber侵染引起。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叢和分生孢子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翌年春天以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蔓延,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該菌寄生性較弱,寄主范圍廣,通常植株生長衰弱或果實有傷口才受本菌侵害。病菌喜高溫、高濕環境,發病最適宜的氣候條件為溫度25~30℃,相對濕度85%以上。因此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番茄黑斑病的發病盛期為5~6月。番茄黑斑病的感病生育期在果實成熟期。 地勢低洼、管理粗放、肥水不足、植株生長差的田塊發病重;年度間高溫多雨的年份發病嚴重。
防治措施:輕微發病時,<奧力克速凈>按300—500倍液稀釋噴施,5—7天用藥1次;病情嚴重時,<奧力克速凈>按300倍液稀釋噴施,3天用藥1次,噴藥次數視病情而定。
① 種子消毒:50℃溫水浸種30分鐘。
②加強田間管理:盡量防止農事操作時使番茄植株受傷;科學調控肥水,使植株穩健生長;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翻耕曬土。
③藥劑防治:從青果期開始噴藥保護,每隔7~10天噴藥1次,連用2~3次。藥劑可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