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桃蛀螟 |
![]() |
別名:桃斑螟,俗稱桃蛀心蟲、桃蛀野螟 分布為害:桃蛀螟 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屬鱗翅目,螟科,是石榴最主要的害蟲,危害桃、葡萄、李、梅、杏、梨、柿、板粟、柑橘等果實,向日葵、玉米、高梁等糧油作物。石榴受其危害,果實腐爛、造成落果或干果掛在樹上,失去食用價值,產量和商品率嚴重下降,素有“十果九蛀”,“石榴好是好,就是怕蟲咬”。 發生規律:桃蛀螟發生3-4代,主要以老熟幼蟲在干僵果內、樹干枝權、樹洞、翹皮下、貯果場、土塊下及玉米、高梁、秸稈、玉米棒、向日葵花盤、蓖麻種子等處結厚繭越冬。越冬代成蟲4月下旬始見。成蟲白天靜伏于枝葉稠密處的葉背、雜草叢中,夜晚飛出活動,羽化、交尾、產卵、取食花蜜、露水以補充營養,對黑光燈有較強趨性,對糖醋液也有趨性。卵多散產在果實萼筒內,其次為兩果相靠處及枝葉遮蓋的果面或梗洼上。發生期長,世代重疊嚴重。初孵幼蟲啃食花絲或果皮,隨即蛀入果內,食掉果內子粒及隔膜,同時排出黑褐色粒狀糞便,堆集或懸掛于蛀孔部位,遇雨從蟲孔滲出黃褐色汁液,引起果實腐爛。幼蟲一般從花或果的萼筒、果與果、果號葉、果與枝的接觸處鉆入。卵、幼蟲發生盛期一般與石榴花、幼果盛期基本一致,第一代卵盛期在6月上旬,幼蟲盛期6月上、中旬,第二代卵盛期在7月上、中旬,第三代卵盛期在8月上旬,幼蟲盛期在8月上中旬。 為害特征:桃蛀螟幼蟲在高梁青米期為害,幼蟲蛀食籽粒,3齡后爬出吐絲結網綴合小穗,在內穿行,食害籽粒,重者將全穗籽粒吃掉,幼血蛀孔處排滿糞便,極易引起發霉,使高粱品質降低,桃樹等幼果被害后不能發育,成果內充滿糞便,果外也附著蟲糞,不能食用.產量下降。 防治措施: ①清理石榴園,減少蟲源。采果后至萌芽前,清除園內干僵,病蟲果及玉米、高梁秸稈、向日葵花盤等,集中深埋或燒毀。剔除老翹皮、朽木,藥泥堵樹洞,減少越冬基數,生長期隨時揀拾落果,摘除蟲果、消滅果內幼蟲。 ②誘殺成蟲。利用成蟲趨性,在園內設置黑光燈,糖醋液、性誘劑等誘殺成蟲。 �、蹣涓稍f麻袋片或草蠅,誘集幼蟲、蛹,隨時收集消滅。 ④石榴園四周種植誘集作物。在成蟲產卵期,集中防治,減輕對石榴的危害。 ⑤藥劑防治 A、藥物堵塞萼筒。石榴坐果后,用50%辛硫磷乳油500倍,滲藥棉球或藥泥堵塞萼筒。 B、噴藥治蟲。在成蟲產卵盛期適時噴藥,防止幼蟲蛀果,藥劑可選用20%殺滅菊酯2500倍,2.5%大康或功夫3000倍,5%紅太陽大將軍4000倍,50%辛硫磷1000倍,愛福丁1號6000倍,25%滅幼脲1500—2500倍。 �、薰麑嵦状�。石榴坐果后60天左右進行果實套袋,可有效防止桃蛀螟對果實為害。套袋前應進行疏果,噴一次殺蟲劑。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