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大豆菌核病 |
別名:大豆白腐病 癥狀:七月下旬開始發病,主要為害地上部,苗期、成株均可發病,花期受害重,產生苗枯、葉腐、莖腐、莢腐等癥。苗期染病莖基部褐變,呈水漬狀,濕度大時長出棉絮狀白色菌絲,后病部干縮呈黃褐色枯死,表皮撕裂狀。葉片染病始于植株下部,初葉面生暗綠色水浸狀斑,后擴展為圓形至不規則形,病斑中心灰褐色,四周暗褐色,外有黃色暈圈;濕度大時亦生白色菌絲,葉片腐爛脫落。莖稈染病多從主莖中下部分權處開始,病部水浸狀,后褪為淺褐色至近白色,病斑形狀不規則,常環繞莖部向上、下擴展,致病部以上枯死或倒折。濕度大時在菌絲處形成黑色菌核。病莖髓部變空,菌核充塞其中。干燥條件下莖皮縱向撕裂,維管束外露似亂麻,嚴重的全株枯死,顆粒不收。豆莢染病現水浸狀不規則病斑,莢內、外均可形成較莖內菌核稍小的菌核,多不能結實。 病原:病原為核盤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 ,屬子囊菌亞門真菌。 發病規律:該病在陰雨連綿的年份,發生重,地勢低洼和重茬地發生重。此外,施有氮肥過多,大豆生長繁茂,莖稈軟弱,倒伏地段發生重,過度密植田,發病率重。 防治措施: (1)加強長期和短期測報以正確估計本年度發病程度,并據此確定合理種植結構。 (2)實行與非寄主作物三年以上的輪作。 (3)選用優良品種在無病田留種,選用無病種子播種,或選用株型緊湊、尖葉或葉片上舉、通風透光性能好的耐病品種。如合豐26、黑河7號、九豐3號、內豆1號等。種子在播種前要過篩,清除混在種子中的菌核。 (4)及時排水,降低豆田濕度,避免施氮肥過多,收獲后清除病殘體。發生嚴重地塊后,豆稈要就地燒毀,實行秋季深翻,使遺留在土壤表層的菌核、病株殘體埋入土下腐爛死亡。 (5)發病初期開始噴灑40%多· 硫懸浮劑600~7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0%混殺硫懸浮劑600倍液、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12.5%治萎靈水劑500倍液、40%治萎靈粉劑1000倍液、50%復方菌核凈1000倍液,此外,每667平方米施用真菌王肥200ml與50%防霉寶(多菌靈鹽酸鹽)600g,對水60L于初花末期或發病初期噴灑,防效優異。或選擇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每公頃用藥量1500克,對水噴霧;40%紋枯利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每公頃用藥量1500克,對水噴霧;25%施保克乳油,每公頃1050毫升,對水噴霧。一般于發病初期防治一次,7~10天后再噴一次,但一定要噴得均勻周到,才能得較好效果。 |
相關作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