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芒果瘡痂病主要為害芒果幼嫩的枝梢、葉片、花及果實等器官。受侵染的嫩葉多從下表皮開始出現暗褐色至黑色、近圓形的病斑,葉片扭曲畸形。較老葉片受害,背面產生許多凸起的小黑斑,中央裂開;中脈上形成橢圓形凸起、中央裂開的小斑,嚴重時葉片扭曲畸形易脫落。天氣潮濕時病斑上長出細小黑點和灰色霉層,此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及分生孢子。枝條受害出現不規則的灰色斑塊。未成熟的果實受害,在果實的基部產生許多凸起的、灰褐色的斑點,直徑大小約5毫米,病部果皮變粗糙木質化,中央呈星狀裂開,潮濕時長出小黑點及灰色霉層,病果易脫落。
病原:芒果瘡痂病病原的有性階段為芒果痂囊腔菌(Elisinoe mangiferae Bitancourt et Jenkins),屬子囊菌亞門,其無性階段為芒果痂圓孢菌(Sphaceloma mangiferae)屬半知菌亞門。
發病規律: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罹病組織內越冬。翌年春天在適宜的溫、濕度下,在舊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通過氣流及雨水傳播,侵染當年萌發的新梢嫩葉,經過一定潛育期后,新病部又可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果實在生長后期普遍受侵染。每年5~7月,苗圃地里的實生苗普遍受侵染發病。該病的發生程度與品種有較大關系,紫花芒、桂香芒和串芒發病較重。
防治措施:1. 嚴格檢疫 新種果園不要從病區引進苗木。
2. 搞好清園 冬季結合栽培要求進行修剪,徹底清除病葉、病枝梢,清掃殘枝、落葉、落果集中燒毀,并加強肥水管理。
3. 藥劑防治 在嫩梢及花穗期開始噴藥,約7~10天噴1次,共噴2~3次;座果后每隔3~4周噴一次。藥劑可選用1:1:160波爾多液;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