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豇豆炭疽病和輪紋病 |
![]() |
豇豆炭疽病(左)和輪紋病(右) 【病害名稱】:豇豆炭疽病 【癥狀特征】:植株全生育期受害。幼苗受害時,子葉附近產生圓形紅褐色凹陷病斑,幼莖上產生銹色小斑凹陷龜裂;成株被害時,葉片上病斑發生在背葉脈上,擴展呈水漬狀烏斑,黑色或黑褐色,也有呈水漬狀的水斑,擴至全葉水漬狀,葉片萎蔫,莖上病斑紅褐色稍有凹陷,邊緣有黑褐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上出現微紅色沾狀物。 【發生規律】:該病原菌為真菌。菌絲體附在病殘體上,在采收的種子上越冬,產子孢子盤。豇豆播種后,分生孢子直接侵染,致使幼苗發病,也可以經風雨、昆蟲在田間傳播,由傷口感染植株,再穿透表皮后侵入,在低溫、高濕條件下發病重。氣溫在17℃左右,空氣濕度在100%時極易發病;溫度低于13℃,濕度低于95%,此病可得到控制。因此,在冷涼多濕、多霧、露水重時此病重。地勢低洼、種植過密、土質粘重、排水不良均可促使此病發生。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從無病田塊上留種或在無病株上采種,以防種子帶菌;合理密植,與禾本科作物輪作;清溝排漬。 2、生物農藥:用綠享2號600倍液、井崗霉素1000倍液、農抗120水劑120~150倍液防治。 3、波爾多液:1:1:200、0.5%蒜汁液噴霧防治,銅皂水液1:4:(400~600)倍防治。 4、化學藥劑:50%多菌靈5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防治,也可用相當于種子量0.4%的多菌靈拌種,均有較好防治效果。 【病害名稱】:豇豆輪紋病 【癥狀特征】:本病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莖和豆莢。在葉片上,初生紅褐色斑點,微突起,擴大后,病斑圓形或近圓形,紅褐色,邊緣明顯,斑面上有明顯的同心輪紋。葉脈發病,呈褐色壞死條斑。莖上發病呈深褐色不規則條斑。豆莢發病,病斑褐色,輪紋狀。天氣潮濕時,常在葉片背面病斑上產生灰色霉狀物(病菌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嚴重時引起落葉。 【發病規律】:本病發生與豇豆煤霉病相似。病菌隨病殘體在地上越冬,高溫高濕環境,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侵染為害。本病多在開花結莢后發生,植株生長衰弱、缺肥,易誘發本病。 【防治措施】: 與非豆科蔬菜輪作2年。開花結莢期噴灑臺農高產寶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提高植株的抗病力。噴灑殺菌劑: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8%科博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45%達科寧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10天噴藥一次,共2-3次。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