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莖基腐病為害癥狀】:根先發黑腐爛 , 后蔓延到莖基部 , 致病部腐爛枯死 , 不萎蔫 , 別于根腐病。
【蠶豆莖基腐病發病規律】:病菌可在種子上存活或傳帶 , 種子帶菌率 1.2~14.2%, 且主要在種子表面經種皮傳播 , 此外 , 以菌絲體及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的病菌 , 都可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該病發病程度與土壤含水量有關。在地下水位高或田間積水時 , 田間持水量高于 92% 發病最重 , 地勢高的田塊發病輕 ; 精耕細作及在冬季實行蠶豆、小麥、油菜輪作的田塊發病輕。年度間的差異與氣象條件相關 , 播種時遇有陰雨連綿的年份 , 根病死苗嚴重。
【蠶豆莖基腐病防治方法】:
(1) 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機肥 ; 實行輪作。蠶豆莖基腐病病菌寄主范圍窄 , 實行蠶豆、小麥、油菜等 3 年以上輪作 , 效果好。但不宜與豆科牧草輪作。
(2) 加強田間規劃和管理。選擇高燥排水好的田塊 ,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 不宜用病株漚肥 , 收獲后及時清潔田園 , 在蠶豆生育過程中不要缺肥、缺水 , 整修排灌系統 , 雨后及時排水 , 防止土壤過干過濕。
(3) 種子處理。播前用 56 ℃溫水浸種 5 分鐘 , 或用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7 00 倍液浸種 10 分鐘或 30% 苯噻氰 ( 倍生 ) 乳油 1000 倍液浸種 6 小時。
(4) 藥劑防治。用 50% 多菌靈可濕性粉劑 1 份與 50 份細干土混勻 , 撒在苗基部,667m2 用量 1.5kg, 或在發病初期往植株莖基部噴淋 4% 嘧啶核苷類抗菌素 ( 農抗 120) 水劑 200 倍液或 2% 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 80% 多?福?缽 ( 綠亨 2 號 ) 可濕性粉劑 700 倍液、 35% 福?甲 ( 立枯凈 ) 可濕性粉劑 800 倍液 , 或 50% 氯溴異氰尿酸 ( 消菌靈 ) 可溶性粉劑 1200 倍液 , 隔 7~10 天 1 次 , 連續防治 2~3 次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