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棉大尺蠖
分布為害:大造橋蟲學名 Ascotis selenaria (Schiffermuller etDenis)鱗翅目,尺蛾科。分布全國各地。為害棉花、柑桔、梨等。
發生規律:長江流域年生4—5代,以蛹于土中越冬。各代成蟲盛發期:6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9月中下旬,有的年份11月上中旬可出現少量第5代成蟲。第2—4代卵期5—8天,幼蟲期18—20天,蛹期8—10天,完成l代需32—42天。成蟲晝伏夜出,趨光性強,羽化后2—3天產卵,多產在地面、土縫及草稈上,大發生時枝干、葉上都可產,數十粒至百余粒成堆,每雌可產1000一2000粒,越冬代僅200余粒。初孵幼蟲可吐絲隨風飄移傳播擴散。10—11月以末代幼蟲入土化蛹越冬。此蟲為間歇暴發性害蟲,一般年份主要在棉花、豆類等農作物上發生。
為害特征:幼蟲食芽葉及嫩莖,嚴重時食成光桿。
防治措施: (1)黑光燈誘殺成蟲。
(2)幼蟲發生期用每ml含120億個孢子的Bt乳劑200倍液或含4000單位的HD—l殺蟲菌粉200倍液噴霧。
(3)在產卵高峰期投放赤眼蜂蜂包也有很好防效。
(4)必要時噴撒2.5%敵百蟲粉,每667m2 1.5—2.5kg,也可在3齡前噴灑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50%愛卡士乳油l000倍液。
(5)用毒殺棒熏殺每667m2 用80%敵敵畏乳油10og,對水0.75L,再用0.33m的大樹枝,一端捆上廢棉花沾藥液14ml,然后每3.3×3.3m2 間距插1支,每667m2 插60根,熏治作用良好。
(6)用90%敵百蟲乳油100ml,加硫酸銨150g和干燥的砂子75g,再加硝酸銨2份與草糠l份制成燃燒劑200g,再把制成的煙霧劑放入直徑15cm、高24cm鐵桶或竹筒中,在無風的早晨或傍晚分放在麻田中點燃,只要煙霧在麻田中持續20一30分鐘,小造橋蟲即可落地死亡,可兼治蛀莖的玉米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