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棉葉跳蟲、棉浮塵子、二點浮塵子、茄葉蟬
分布為害:棉葉蟬Empoasca biguttula (Shiraki)屬同翅目,葉蟬科。廣布于全國各地。黃河流域、西南棉區蟲量大,為害重。 寄主 棉花、茄子、馬鈴薯、豆類、白菜、煙草、番茄、甘薯、空心菜、南瓜、芥菜、蘿卜、木棉、木芙蓉、錦葵、向日葵、芝麻、桑、葡萄、柑桔等3l科77種。
發生規律:南京年生8—9代,湖北12—14代,廣東14代。世代重疊。以成蟲和卵在茄子、馬鈴薯、蜀葵、木芙蓉、梧桐等的葉柄、嫩尖或葉脈周圍及組織內越冬。在湖北、廣東等地冬季仍見成蟲在豆科作物上繁殖。5月中旬至11月是為害期,其中尤以10一11月上旬為害最重。成蟲白天活動,在晴天高溫時特別活躍,有趨光性,一受驚擾,迅速橫行或逃走。一、二齡若蟲,常群集于靠近葉柄的葉片基部,成蟲和三齡以上若蟲一般多在葉片背面取食,喜食幼嫩的葉片,夜間或陰天常爬到葉片的正面。在28—30℃下卵歷期5—6天;若蟲期5.6—6.1天;成蟲期15—20天。6℃以下進入休眠狀態。
為害特征:以成、若蟲在葉背吸取棉花汁液,葉受害后,先是葉片的尖端及邊緣變黃,并逐漸向葉片中部擴大。為害嚴重時,葉尖端及邊緣由黃變紅,后期還會由紅變成焦黑色,最后葉片卷縮畸形,植株矮小,枯死。棉葉蟬除直接為害外,還傳播病毒病。
防治措施: (1)選育抗蟲品種。
(2)適時早播,合理密植,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促進棉花健壯生長。
(3)注意調查棉葉蟬數量變化動態,當葉上已受害時,開始噴灑2%葉蟬散粉劑或5%甲奈威粉劑,每667m22k8。
(4)也可選用25%伏殺磷、馬拉硫磷、氟蚜蝸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酪乳油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20%撲虱靈乳油或50%辛琉磷乳油10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