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疫病主要特征】:主要危害南瓜果實。染病果實患部呈水漬狀病變,發病與健康部位交界處出現一圈白色霉層,此即為本病病征(病菌孢囊梗與孢子囊)。剖開病果,可見患部皮下果肉亦呈褐色病變,嚴重時致果實倒囊腐爛。
【南瓜疫病發病規律】:以菌絲體、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種子不帶菌。發病適溫為20~30℃,低于15℃病情發展受到抑制。從毛孔、細胞間隙侵入。病菌經雨水飛濺或灌溉水傳到莖基部或近地面果實上,引起發病。一般雨季或大雨過后天氣突然轉晴,氣溫急劇上升時,病害易流行。田間積水,定植過密,通風透光差等不良條件下病情加重。浙江地區發病高峰期為4~7月,長江中下游地區春、夏兩季發病重。
【南瓜疫病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選用抗疫病、枯萎病以及抗逆性較強的品種。
(2)藥劑防治 田間發現中心病株后立即噴藥或灌根防治。可選藥劑有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1%乙磷?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600~8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0%琥?乙磷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6%靠山水分散微顆粒劑6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18%甲霜胺?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此外,夏季高溫多雨時期,應先按每667平方米撒硫酸銅3千克后再澆水,防病效果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