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水稗子、菵米
分布為害:菵草,禾本科,地毯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廣泛,遍布全國。小麥、油菜為害較重;亦為水稻細菌性褐斑病及銹病的寄主。尤在地勢低洼、土壤黏重的田塊危害嚴重。
形態特征: 幼苗:第1片真葉帶狀披針形,先端銳尖,有3條直出平行脈。無葉耳。葉鞘紫紅色,亦具3條脈。第2片真葉具5條直出平行脈,葉舌三角形。 成株:株高30~90厘米,稈直立。葉鞘多長于節間,無毛。葉片扁平,長5~20厘米,寬3~10毫米。 花和子實: 圓錐花序狹窄,長10~15厘米,由多數直立,長為1~5厘米的穗狀花序稀疏排列而成。小穗壓扁,圓形或倒卵圓形,灰綠色,成覆瓦狀排列于穗軸的一側。內稃稍短于外稃。穎果,長圓形,深黃色。頂端具殘存花柱。
發生特點:種子繁殖,出苗期3~4月份,花果期5~8月份。氣囊狀穎片包裹小花,有助于子實漂浮水面傳播。適生于水邊及潮濕處。
2.人工除草結合農事活動, 如在雜草萌發后或生長時期直接進行人工拔除或鏟除, 或結合中耕施肥等農耕措施剔除雜草。
(二)機械防治
結合農事活動, 利用農機具或大天型農業機械進行各種耕翻、耙、 中耕松土等措施進行播種前、 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時期除草, 直接殺死、刈割或鏟除雜草。
(三)化學防除
主要特點是高效、省工, 免去繁重的田間除草勞動。 國內外已有300多種化學除草劑,并加工不同劑型的制劑, 可用于幾乎所有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地的除草。 (四)替代控制
利用覆蓋、遮光等原理, 用塑料薄膜覆蓋或播種其它作物(或草種) 等方法進行除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