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出土前和出土后的幼苗及大苗均可受害。但發病時間不象猝倒病那樣集中,始發于子葉期至四片真葉期間;幼苗受害后莖基部產生褐色橢圓形或紡錘形凹陷斑,邊緣較明顯。發病初期幼苗白天葉片萎蔫,晚間恢復正常;以后病斑漸凹陷,擴大到繞莖一周時,莖基部干縮,葉片萎蔫不能恢復,最后幼苗干枯死亡,但不折倒。病部有明顯或不明顯的輪紋,病苗上不產生白色絮狀霉層,但形成淡褐色蜘蛛網狀的菌絲。這是與猝倒病的不同之處。
【病原】:hizoctoniasolaniKühnAG一4,稱立枯絲核菌AG一4菌絲融合群,屬半知菌類真菌。該菌群是一種不產孢的絲狀真菌,其菌絲形態與一些子囊菌、擔子菌非常接近,該菌有菌絲融合現象。菌絲在融合前常相互誘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及接觸融合三種融合狀態,我國已發現并建立了十多個菌絲融合群,其中AG-4是引起黃瓜、冬瓜等立枯病和玉米紋枯病的優勢菌群,是個重要菌群。寄主廣泛,引致多種作物病害。AG一4菌絲融合群的菌株根據菌核形態及去氧核糖核酸的氮鹽基序列同源性又分為AG-4、HG—I、AG-4、HG-Ⅱ兩亞群,前者在PDA培養基上形成菌核為暗褐色,后者有1/3~1/2形成灰色至白棕色菌核。 立枯絲核菌分為三大群,一群是多核的立枯絲核菌,具3個或以上的細胞核,菌絲較大型,直徑約6~10微米,其有性態Thanatephoruscucumerls(Frank)Donk稱瓜亡革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層蠟質狀或白粉色網狀至網膜狀子實層,產生的擔子桶形至亞圓筒形,比支撐擔子的菌絲略寬一些,擔子具3~5個小梗,其上著生擔孢子;擔孢子橢圓形至寬棒狀,基部較寬,大小7.5~12×4.5~5.5;微米,擔孢子能重復萌發,在擔子上形成2次擔子。立枯絲核菌是由單一菌絲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是由尖端緊密地和菌絲密集而形成菌絲結。菌絲融合群不同,在形態、病理、生理和生態方面也不完全相同。至于各融合群的致病特異性及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在自然界的作用還需進一步明確。
【傳播途徑】:以菌絲體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絲能直接侵入寄主,通過水流,農具傳播。病菌發育適溫24℃,最高40~42℃,最低13~15℃,適宜pH3~9.5。播種過密、間苗不及時、溫度過高易誘發本病。病菌除危害冬瓜、節瓜外,還可侵染黃瓜、玉米、豆類、白菜、油菜、甘藍等
【發病因素】:種子帶菌、營養土帶菌、農家肥帶菌或農家肥未充分腐熟易發病;苗床地勢低洼積水、營養缽澆水過多,致使營養土成泥糊狀、種芽、種根不透氣易發病;長期低溫、高濕、陰雨、光照不足發病重。
【防治方法:一、農業防治:(1)苗床要選在背風向陽的地方,選無病土做營養土;營養土中的有機肥要充分腐熟;(2)營養缽澆水要一次澆透,待水充分滲下后才能播種{芽};(3)營養土在使用前,最少要曬三周以上,如果能澆上稀薄糞水堆漚1個月以上最好。(4)選用抗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則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后;才催芽、播種;(5)不可把種芽直接插入營養土中,先用筷粗似的細棒在營養缽中搗個穴后,把芽放入穴中。(6)齊苗后,嚴格控制溫度、濕度及光照;可結合練苗,揭膜、通風、排濕;(7)播種后用藥土做覆蓋土,發病后用藥土圍根{效果較好}或噴藥;及時檢查,發現病苗立即拔除。(8)齊苗后白天苗床或棚溫保持25~30℃,夜間保持10~15℃,防止寒流侵襲。苗床或棚室濕度不宜過高,連陰雨或雨雪天氣或床土不干應少澆水或不澆水,必需澆水時可用噴壺輕澆以免濕度過高。當塑料膜或玻璃及秧苗葉片上有水珠凝結時,要及時通風或撤些草木灰降濕,如能撒施藥土圍根,效果最好。(9)選用無滴膜蓋棚室,改善光照條件,增加光照強度,以利光合作用提高幼苗抗病力。(10)采用CO2施肥技術或施用惠滿豐多元復合有機活性液體肥料,每667m2320毫升,稀釋500倍,噴施2次。(11)靠近地面的果實部分,易發生絲核菌果腐病,最好用草繩做成圓圈把瓜墊起。二、生物防治:(1)利用拮抗微生物進行生物防治。吳氏豬糞堆肥培養拮抗菌做土壤、種子及繁殖織織處理,可防治立枯病。(2)發病時噴施: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5%井岡霉素水劑500倍液三、化學防治:發病時噴淋: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45%土菌消水劑450倍液、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10%立枯靈水懸劑300倍液、15%惡霉靈水劑45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10天左右噴淋1次,防治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