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進入拔節期,發現中心蚜株可噴撒0.5%樂果粉劑或40%樂果乳油1500倍液。當有蚜株率達30%-40%,出現“起油株”(指蜜露)時應進行全田普治,撒施樂果毒砂,每667m2用40%樂果乳油50g對水500L稀釋后噴在20kg細砂土上,邊噴邊拌,然后把拌勻的毒砂均勻地撒在植株上。也可噴灑25%愛卡士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667m2用藥量50g或噴撒1.5%1605粉劑,每667m2 2-3kg。
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每667m2用3%呋喃丹顆粒劑1.5kg,均勻的灌入玉米心內,若怕灌不均勻,可在呋喃丹中摻入2-3kg細砂混勻后進行。此外還可在喇叭口內撒施1605顆粒劑每667m2 5kg,顆粒劑制法用50%1605乳劑500g,拌入顆料50kg,可兼治薊馬、玉米螟、粘蟲等。此外還可選用40.64%加保扶水懸劑8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10%賽波凱乳油25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3000倍液、20%康福多濃可溶劑3000-4000倍液
抽雄前防止蚜蟲向葉鞘轉移是防治葉鞘紫斑病的關鍵
(1)因地制宜種植抗病品種。
(2)玉米收獲后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來年菌量。
(3)治蚜防病。
①改善耕作制度。采用麥棵套種玉米栽培法比麥后播種的玉米提早10-15天,能避開蚜蟲繁殖的盛期,可減輕為害。
②種子處理。用玉米種子重量0.1%的10%吡蟲啉可濕粉劑浸拌種,播后25天防治苗期蚜蟲、薊馬、飛虱效果優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