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時打頂、合理化調:
根據棉花長勢,適當推遲打頂時間,在棉株長到11—12個果枝時進行。今年在棉花生育期間降雨較多,日照少,打頂后噴施縮節胺化控,防止徒長。棉株高度控制在1米到1.1米。
2、追施花鈴肥:
結合中耕,每畝追施尿素5-7.5公斤,氯化鉀10公斤。同時結合防病治蟲,趁天晴進行葉面噴肥2—3次,7—10天噴一次。畝用磷酸二氫鉀150克和微肥(硼、鋅:紅A硼20克,瑞培鋅10克或螯合鋅15克),碧護1.5克,兌水30公斤(2桶水)噴霧,以便快速補充硼、鋅等多種營養,提供棉花在整個花鈴期所必須的養分。
3、防治病蟲害:
重點防治伏蚜、棉田二代棉鈴蟲、棉盲椿象和棉薊馬。
(1)用10%吡蟲啉、3%啶蟲咪或5%吡蚜酮防治伏蚜兼治薊馬。特別是入伏后氣溫高,濕度大,棉薊馬可能發生較重,侵害花朵,每朵花內有幾百至上千頭。應根據蟲情加強對即將開放的花蕾進行保護性噴藥。用48﹪毒死蜱、1%甲維鹽、5%功夫、5%氯蟲苯甲酰胺、45%馬拉硫磷等防治棉鈴蟲、棉盲蝽象、粘蟲等。同時注意遷飛性粘蟲大發生。用藥時間在上午9點以前,下午5點以后。噴藥要細致周到,做到“一翻一扣,四面打透”,并實行藥劑輪換交替使用,以減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
(2)防治枯黃萎病,陰雨天氣適宜枯黃萎病大發生,要加強管理,注意防治,以預防為主,去掉無效枝,拔掉空株,結合防蟲,畝用黃腐酸有機肥600-800倍液加甲基托布津葉面噴施進行預防,間隔時間7-10天,噴施2-3遍,雨后立即噴施三氯異氰尿酸、乙蒜素等。
4、目前已進入雨季,陰雨天氣或肥水過大造成徒長,落花、落鈴。或濕度過大根系呼吸不暢,棉株死亡造成澇害。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挖溝排水,中耕鋤劃,追肥或葉面噴肥等措施,促進棉花正常生長。
5、覆膜棉田應及時破膜,此時地膜已失去增溫保墑作用,膜下溫度高反而會促使根系老化,并影響水分滲入。要結合中耕進行揭膜,可起到散墑通氣的作用,保證棉花根系正常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