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節(jié),由于天氣變化大棚內溫度、濕度和光照起伏較大。黃瓜是喜溫好光植物,低溫高濕寡照,就會明顯影響黃瓜的生長,導致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角斑病等病害的發(fā)生,此時一味的用藥防治往往不會有明顯的防效。下面,教您三招聯(lián)用就可以控制住病害的發(fā)生。 一、 合理放風調控光、溫、濕: 1、 揭放草苫:原則上是早揭晚放草苫,早晨只要光能照進大棚就揭開草苫,下午棚內氣溫降到20度左右時蓋上草苫。具體來講,當掀開草苫后溫度一直上升,說明草苫掀的過晚了;當掀開草苫后半小時棚溫仍然下降,說明草苫掀的過早了。正常情況,掀開草苫后半小時內棚溫開始上升。晴暖天時早揭晚蓋,晴冷天時早揭早蓋,連續(xù)陰天時晚揭早蓋,久陰咋晴時注意逐步揭開,以免閃苗; 2、 分時段放風控溫:首先,先看看溫度的調控參考標準
各生長時期 |
8~12點 |
12~18點 |
18~24點 |
24~8點 |
緩苗期 |
28~30,不超過35度 |
28~25度 |
25~20度 |
20~18度 |
開花前 |
25~28,不超過30度 |
25~22度 |
22~18度 |
18~16度 |
結果期 |
25~30度 |
25~20度 |
20~15度 |
15~10度 |
早晨,應該在揭開草苫大約一小時后放第一次風,過早,不利于黃瓜利用晚上呼吸積累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進而影響產量的形成,過晚,不利于溫度的調控。在此之后,根據棚內各時段的溫度要求和實際變化,進行放風調控。注意,棚內溫度過高時,禁止放風幅度過大溫度下降過快,以免對苗子的傷害。 二、 水肥調控促生長:定植后5天左右,視墑情確定澆緩苗水,要點是澆小水;開花初期盡量不澆水,以免造成黃瓜徒長;坐住根瓜后,視墑情澆水,要求土壤相對濕度保持在80~90%,小水勤澆。澆根瓜水時可以追施10公斤左右尿素,以后本著“少施勤施”的原則,采取“隔水施肥”或“水水帶肥”。前期以氮肥為主,中后期增加磷鉀肥、鈣肥和鋅鐵硼等中微量元素,以及有機肥、生物菌肥。 三、 巧用農藥控病害:冬春季,當棚內溫度在20度以下,濕度在90%以上,光照不好等條件的長時間綜合影響下,往往會造成灰霉病、白粉病、角斑病和霜霉病的常發(fā)混發(fā)。用藥時要本著合理混配、交替使用的原則,可以控制住病害的發(fā)生。 1、 嘧霉胺+苯醚甲環(huán)唑或乙醚酚混配,對灰霉和白粉、黑星病等均有防效; 2、 霜霉威鹽酸鹽+苯醚甲環(huán)唑混配,或烯酰嗎啉+腈菌唑,對霜霉、白粉和黑星病同有防效; 3、 烯酰嗎啉+有機銅制劑,或烯酰嗎啉+農用鏈霉素(中生菌素、春雷霉素均可),對霜霉、角斑以及其它細菌性斑點病有效; 4、 當病害已經發(fā)生后,視主要病害種類選用以上配方之一殺菌后,隔3~5天噴醚菌酯類,再隔5~7天再噴以上配方的另一種。這樣交替使用。無病害發(fā)生時,每隔7~10天噴一次藥;有病害發(fā)生時間隔時間短一些噴藥,預防和治療交替配合。 通過以上三方面的措施綜合運用,相信大棚內的黃瓜就會健壯生長、穩(wěn)產增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