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茄子細輪紋病如何防治 |
![]() |
【危害癥狀】: 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初在葉面上生褐色至深褐色輪紋斑,大小5~10毫米,輪紋細密,從葉背面看病斑不明顯,別于交鏈孢菌引起的早疫病和褐輪紋病。 【病原形態特征】: Phoma pomarum Thüm,稱仁果莖點霉或楸子莖點霉,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器圓球形,深褐色,大小55.4~155×55.4~144微米,平均為84.6×78.7微米;孔口大小(11.08~44.3)×(11.08~33.2)微米,平均為28×21.9微米;分生孢子單胞無色透明,(大小4.1~8.1)×(2.7~6.8)微米,平均6×4.2微米。 【發病因素】: 1種植密度大、通風透光不好,發病重,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抗性降低易發病。 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間病殘體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雜草從生的田塊,植株抗性降低,發病重。 3種子帶菌、肥料未充分腐熟、有機肥帶菌或肥料中混有本科作物病殘體的易發病。 4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濕易發病,高溫、高濕、多雨、日照不足易發病; 5大棚栽培的,往往為了保溫而不放風、排濕、引起濕度過大的易發病 6陰雨天或清晨露水未干時整枝,或蟲傷多,病菌從傷口侵入,易發病。 【農業防治】: 1播種或移栽前,或收獲后,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原和蟲原。 2選用排水良好高燥向陽地塊育苗,苗床選用無病菌新土,育苗前床土充分晾曬。 苗床要選在背風、向陽、高燥、排灌方便的地方,選無病土做營養土;營養土中的有機肥要充分腐熟;營養土在使用前,最少要曬三周以上。 3和非本科作物輪作,水旱輪作最好。 4選用抗病品種,選用無病、包衣的種子,如未包衣則種子須用拌種劑或浸種劑滅菌。 5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后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濕氣滯留,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6適時早播,早移栽、早間苗、早培土、早施肥,及時中耕培土,培育壯苗。 7育苗移栽,苗床床底撒施薄薄一層藥土,播種后用藥土覆蓋,移栽前噴施一次除蟲滅菌劑,這是防病的關鍵。 8土壤病菌多或地下害蟲嚴重的田塊,在播種前撒施或溝施滅菌殺蟲的藥土, 9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帶菌肥料,施用的有機肥不得含有植物病殘體。 10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于減輕病害。。 11地膜覆蓋栽培,可防治土中病菌危害地上部植株。 12避免在陰雨天氣整枝;及時防治害蟲,減少植株傷口,減少病菌傳播途徑;發病時及時防治,并清除病葉、病株,帶出田外燒毀,病穴施藥或生石灰。 13大棚栽培的可在夏季休閑期,棚內灌水,地面蓋上地膜,閉棚幾日,利用高溫滅菌; 14高溫干旱時應科學灌水,以提高田間濕度,減輕蚜蟲、灰飛虱危害與傳毒。嚴禁連續灌水和大水漫灌。 【化學防治】: (1)拌種劑: 用種子重量0.4%的50%多菌靈或4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或35%甲霜靈拌種劑拌種。 (2)發病初期開始噴施: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 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70%甲基硫菌靈懸浮劑800~1000倍液 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