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絹螟為害特點】:
幼蟲在葉背啃食葉肉,呈灰白斑。3齡后吐絲將葉或嫩梢綴合,居其中取食,使葉片穿孔或缺刻,嚴重僅留葉脈。幼蟲常蛀入瓜內,影響產量和質量。
【冬瓜絹螟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11毫米,頭、胸黑色,腹部白色,第1、7、8節末端有黃褐色毛叢。前、后翅白色透明,略帶紫色,前翅前緣和外緣、后翅外緣呈黑色寬帶。卵扁平,橢圓形,淡黃色,表面有網紋。末齡幼蟲體長23-26毫米,頭部、前胸背板淡褐色,胸腹部草綠色,亞背線呈兩條較寬的乳白色縱帶,氣門黑色。蛹長約14毫米,深褐色,外被薄繭。
【冬瓜絹螟生活習性】:
在廣東一年發生6代,以老熟幼蟲或蛹在枯葉或表土越冬,第二年4月底羽化,5月幼蟲危害。7-9月發生數量多,世代重疊,危害嚴重。11月后進入越冬期。成蟲夜間活動,稍有趨光性,雌蛾在葉背產卵。幼蟲3齡后卷葉取食,蛹化于卷葉或落葉中。
【冬瓜絹螟防治方法】:
(1)提倡采用防蟲網,防治瓜絹螟兼治黃守瓜。
(2)及時清理瓜地,消滅藏匿于枯藤落葉中的蟲蛹。
(3)提倡用螟黃赤眼蜂防治瓜絹螟。此外在幼蟲發生初期,及時摘除卷葉,置于天敵保護器中,使寄生蜂等天敵飛回大自然或瓜田中,但害蟲留在保護器中,以集中消滅部分幼蟲。
(4)藥劑防治:掌握在幼蟲1-3齡時,噴灑2%天達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1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或48%天達毒死蜱1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