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房枯病又名穗枯病,�?莶�。一般危害不重,各葡萄產區多有發生。
【葡萄房枯病為害癥狀】:
房枯病從果實著色前期到采收期均可發生,主要危害果實果梗及穗軸,嚴重時也危害葉片。果穗受害后,初期在果�;炕蚪咏M獬尸F淡褐色病斑,以后逐漸擴大,顏色變為褐色,并蔓延到穗軸上,引起穗部發病,當病斑繞果梗一周時,則萎縮干枯;果粒感病時,首先是果蒂失去水分而萎蔫,以后出現不規則褐色斑點,再后擴展到全果粒并變灰,變褐,干縮成僵果,掛在樹上不脫落。病斑表面產生稀疏而較大的黑色小粒點,也就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葉片感病后,最初出現紅褐色圓形小斑點,后逐漸擴大,病斑邊緣變褐色,中部灰白色,后期病斑中央散生小黑點。房枯病與黑腐病較難區別。一般房枯病的病粒萎縮后長出的小黑粒點,分布稀疏,顆粒較大;黑腐病粒萎縮后呈藍灰色小黑粒點,分布密集,顆粒較小。房枯病的病果粒不脫落,與白腐病有所不同。
【葡萄房枯病發病規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在病果或葉片上越冬,翌年5-7月放出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靠風雨傳播到寄主上,即為初次侵染的來源,分生孢子在24-28℃上經4小時即能萌發。子囊孢子則在25℃下經5小時才能萌發,在9-40℃之間病菌均可發育,但以35℃最適宜,病菌本身發育雖然要求更高的溫度,但侵入的溫度常較發育的溫度為低,因此7-9月,氣溫在15-35℃時均能發病,但24-28℃以最適于發病。一般歐亞系統的葡萄較感病,美洲系統的葡萄發病較輕,在潮濕和管理不善,樹勢衰弱的果園發病較重。
【葡萄房枯病防治方法】:
(1)果園衛生,秋季要徹底清除病枝、葉果等,并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減少第二年初侵染來源。
(2)加強果園管理,注意排水,及時剪副梢,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增施肥料,增強植株抵抗力。
(3)藥劑防治:葡萄落花后開始噴1∶0.7∶200波爾多液,每半月噴一次,或用10%的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50%的世高可濕性粉劑5000-6000倍,或用50%退菌特500-800倍液,可交替使用,噴藥時應注意使果穗均勻著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