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以來,受蟲源豐富、氣候有利等多種因素影響,當前四川省稻飛虱大發生態勢明顯。
其發生特點為:一是遷入時間特別早。4月20日四川省在宜賓市興文縣始見稻飛虱后,納溪區、達縣、鄰水縣等20個縣(市、區)陸續見蟲。大部分縣比去年提前17-45天,比特大發生2007年提前2-28天。二是燈下蟲量歷史罕見。據各地監測,近期稻飛虱出現了3-5個遷入峰,燈誘蟲量大。以古藺為例,截至5月26日燈下累計誘蟲74795頭,是特大發生2007年同期的81.65倍,其中5月9日、11日單日誘蟲均超過2萬頭,打破了該縣有資料以來的單日誘蟲記錄。三是田間蟲量歷史罕見。當前瀘州市97.6%的田塊達到防治指標,重發區稻飛虱平均百叢蟲量為30998頭,最高達24.4萬頭。四是同期發生面積歷史罕見。截至目前,稻飛虱已經在四川省瀘州市、宜賓市、達州市、廣安市、南充市5市20縣發生,發生面積199.1萬畝,顯著高于歷年同期,已超過去年全年的發生面積。
受連日來連續降雨天氣影響,東南亞、云貴高原等地稻飛虱大量遷飛進入四川省,作為稻飛虱遷飛的第一站,宜賓市稻飛虱發生情況特別嚴重,已經呈現特大發生態勢。今年宜賓市稻飛虱危害和往年相比,呈現出發生早、面積大的特點。從4月中旬,稻飛虱在宜賓興文縣入境由南向北遷飛,筠連縣、珙縣等六個區縣為稻飛虱的重發區。目前宜賓市受到稻飛虱影響水稻面積已經達45萬畝,稻飛虱發生水平差距2007年大發生年的15倍,為特大發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控制不力,稻飛虱將進一步向北遷飛,進而危害四川省川中、川西等水稻產區。據宜賓市氣象部門預測,宜賓今年降水相對集中的時段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這種天氣情況下稻飛虱將繼續大量遷入,給防控因素帶來了不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