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蘿卜軟腐病的防治方法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2-9-27 |
一、癥 狀 主要為害地下部肉質根,田間或貯藏期均可發生,在田間地上部莖葉變黃萎蔫,根部染病初呈濕腐狀,后擴大,病斑形狀不定,周緣明顯或不明顯,肉質根組織軟化,呈灰褐色,腐爛汁液外流,具臭味。 二、病原 (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etal.)稱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胡蘿卜軟腐致病型,屬細菌。病原菌形態及生理生化同白菜軟腐病菌。此外,E.carotovorasubsp.atroseptica(VanHall.)Dye.稱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黑腐致病型,除引致馬鈴薯黑脛病外,也可引起本病。病菌形態特征等見馬鈴薯黑脛病菌。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原菌在病組織內或隨病殘體遺落土中,或在未腐熟的土雜肥內存活越冬,成為本病初侵染來源。病菌可借小昆蟲及地下害蟲或灌溉水及雨水濺射傳播,從根莖部傷口或地上部葉片氣孔及水孔侵入。在南方菜區,田間寄主終年存在,病菌可輾轉傳播蔓延,無明顯越冬期。通常雨水多的年份或高溫濕悶的天氣易誘發本病。地下害蟲為害重的田塊發病重。 三、防治方法 1、重病區或田塊宜實行與蔥蒜類蔬菜及水稻輪作。 2、難于實行輪作的地塊宜畝施石灰100~150公斤,深翻曬土或灌水浸田一定時間落干后再整地,采用高畦種植,施用充分腐熟堆肥,及時防除地下害蟲。有條件的使用除草劑除草以盡量減少傷口。 3、加強檢查,雨后及時排水,發現病株隨時挖毀,并撒石灰或淋灌病穴 4、發病初期噴灑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5、收獲時輕挖輕放,盡量減少傷口,采收后曬半天,入窖后嚴格控制窖溫在10℃以下,相對濕度低于80%,可減少發病。 |
![]() |
![]() |
相關閱讀 |
果桑白果病發病規律、原因及防治技術 |
核桃枝芽處理的措施及其應用效果 |
茄子分苗什么時間合適?有哪些分苗方法?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