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止6年 農藥經營許可制將重啟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1-1-24 |
中止6年后,農藥經營許可制度或將重啟。經濟導報記者獲悉,國務院法制辦將出臺新的《農藥管理條例》,其中規定“農藥產業將實行許可經營制度”,以此應對農產品農藥殘留問題。 該制度曾在2004年《行政許可法》頒布后取消,但此項制度近年來已經在一些地方開始醞釀實施。 12日,山東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審議的《山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草案)》(下稱“《草案》”)明文規定,“實行農藥經營許可制度”。此前,因豇豆檢出高毒農藥殘留,海南于去年11月份實行了經營農藥批發專營特許制度、農藥零售經營許可制度。 立法整治藥殘超標 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 山東是農業大省。導報記者從山東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了解到,農業部曾對全國37個大中城市進行農產品質量例行監測,山東被抽檢的3個城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一直名列前茅,全省農產品有害物質殘留合格率達95%左右。 不過,違禁銷售或者使用禁用、淘汰和高毒、高殘留農藥、獸藥以及飼料添加劑的現象仍然存在。 山東是農藥生產和使用大省。目前全省共有農藥定點企業265家,衛生殺蟲劑生產企業、分裝企業70家,年產原藥7萬噸,制劑農藥15萬噸,農藥生產企業、制劑產量均居全國第一。全省現有農藥經營單位5.4萬多個,比2004年增加了3萬多個。由于農作物面積大,復種指數高,全省年使用各種制劑農藥達8萬多噸,占全國的10%以上,居全國第一位。 實際上,山東在農藥生產經營管理方面已經進行了有益探索。山東較突出的做法是農藥備案制度,青島市還推行了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制度。 山東省農業廳有關負責人在人大常委會上表示,2004年《行政許可法》實施前,全省農藥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同年取消農藥經營許可制度后,農藥經營門檻降低,經營單位數量猛增,導致農藥市場秩序混亂,違禁、超限、超量使用農藥屢禁不止,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藥殘超標。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公布的《關于2008年全國農藥市場抽查情況的通報》統計,在全國市場抽查農藥不合格產品114個,標稱山東企業的39個,占34.2%;抽查不合格標簽141個,標稱山東企業的56個,占39.7%;山東企業的農藥產品質量合格率僅為62.5%,標簽合格率僅為39.1%。 “這樣的結果與山東農業、農藥大省在全國的地位和形象很不相符,也說明強化農藥市場管理的必要性。”上述負責人表示。 上述負責人同時透露,“目前,國務院正在修訂《農藥管理條例》,擬恢復農藥經營許可制度。”因此,山東借鑒其他省市做法,《草案》確立了農藥經營許可制度。“農藥經營者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農藥經營許可證,許可證有效期為3年。” 企業:影響不大 早在去年初,海南豇豆連續3批檢出高毒農藥殘留,引起海南省高度重視,同年11月1日施行了農藥批發專營特許制度和農藥零售經營許可制度。 但根據現行的《農藥管理條例》,“國家實行農藥生產許可制度”,而對于農藥經營,規定是:“經營的農藥屬于化學危險物品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經營許可證。” 青島市膠州農業生產資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長華13日對導報記者表示,農藥經營企業需要到安監部門辦理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不過實際上,膠州數百家農藥經營企業只有部分企業辦理。 實行農藥經營許可制度,趙長華認為雖然可以加大農藥安全管理,對企業也是好事。但企業要先向農業部門申請許可證,實際上又多了一道門檻。 實際上,在海南實行農藥經營許可制度后,業內人士也曾擔憂,此舉是否會使農藥產業重新進入計劃經濟時代,是否會造成農藥產業壟斷局面? 趙長華認為,“對市場上有一定規模的公司來說,許可制度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但對目前一些證照不全的、較小的經營單位會造成較大沖擊。” 中國大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分析認為,目前農藥生產和流通領域存在大量的地下“黑工廠”和黑色交易渠道,解決農藥高殘留問題,應該首先根除“黑工人”、“黑渠道”。他擔心,實行農藥許可制度后,這些地下市場還會存在,甚至會把小規模廠商逼入地下。 山東省農藥工業協會秘書長張昊對導報記者分析,從食品安全以及農藥管理方面看,農藥經營許可制度有其施行的必要性,但對農藥經營企業來說,可能會增加額外的負擔。實行許可制度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農藥市場混亂的現象,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他認為,關鍵的問題在于對農民用藥培訓、技術指導不夠,不能指導農民安全、規范、合理地使用農藥。 |
![]() |
![]() |
相關閱讀 |
除草劑約占農藥總市場40%,吸引眾多行業人士關注 |
巴西登記在小宗作物上的農藥可控制700多種生物 |
巴斯夫江蘇市場銷售額突破6000萬元 品牌產品豐富多彩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