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瓜常見病的有效防治法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2-12-5 |
一、白粉病 白粉病是一種分布廣泛、為害較重的病害。不論溫室、大棚及露地栽培的南瓜均有發生,多發生在結瓜期及成熟期。病害一旦發生,常發展迅速。若不及時防治,會導致瓜葉焦黃,致使果實早期生長緩慢,植株早衰,嚴重影響南瓜的品質和產量。 1.癥狀識別。此病主要侵染南瓜葉片、葉柄、莖蔓,果實受害較少。發病初期,葉片的正面或背面長出小圓形白色粉狀霉點,逐漸擴大成較大的白色粉狀霉斑,以后蔓延到葉柄和莖蔓直至嫩果上。嚴重時整個植株葉片被白色霉層所覆蓋,葉發黃變褐,質地變脆。后期有時白粉層中出現散生或堆生的閉囊殼,先為黃色后變成黑褐色的小粒點。 2.發病規律。該病由真菌感染所致,病原菌可在病殘體上越冬。病原菌借氣流、雨水、農事操作等途徑進行傳播。 3.綜合防治技術。發病初期,可用0.2%小蘇打溶液進行噴霧。每隔7~9天噴1次,每畝每次噴藥液75公斤。初發病時,也可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45%硫磺膠懸劑500倍液、20%敵菌酮膠懸劑600倍液等進行噴霧。每隔7~9天噴1次,連噴2~3次,每畝每次噴藥液75公斤。 二、病毒病 1.癥狀識別。病毒病類型主要有花葉型、皺縮型、黃化型等,以花葉型為主。花葉型病株生長發育弱,首先在植株頂端葉片產生深淺綠色相間的花葉斑,葉片變小卷縮,常使葉片焦枯,蔓扭曲,蔓節間縮短,植株矮化,果實受害變小,引起植株早衰死亡,甚至絕收。 2.發病條件。天氣干旱、蚜蟲發生嚴重時發病重;溫室白粉虱發生多,病毒病也重;田間雜草多,水分供應不足,植株長勢衰弱,發病也重。 3.綜合防治技術。防治病毒病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種子干熱消毒,用干熱恒溫箱先以40℃處理24小時后,再保持5℃~10℃處理2~3天,可減輕種子帶毒率。用10%硫酸三鈉溶液浸種20分鐘后,用清水洗凈后再播種,可使種子表面攜帶的病毒失去活性。積極防治蚜蟲和白粉虱,定植前對幼苗噴藥1次,做到幼苗帶藥定植。加強栽培管理,及早鏟除田間地頭的雜草。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適量施磷、鉀肥。及時澆水,防止干旱,結瓜后應帶肥澆水。及早拔除病株,放入塑料編織袋內,帶到棚室外深埋。手摸病株后應用肥皂洗手后再進行農事操作,病株和健株應分別管理。在發病初期,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液1000倍液或83增抗劑100倍液等進行噴霧,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每畝每次噴藥液50~60公斤。 |
![]() |
![]() |
相關閱讀 |
小麥穗期“三病三蟲” |
黃皮樹粉虱的危害癥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
甘蔗倒伏是什么原因,該如何預防?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