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空苞指的是總芭中果粒干癟,只有蠶豆大小,且有殼無肉,無食用價值。沒有防治措施的栗園空苞現象嚴重,空苞率可達50%至90%,將大大減少板栗產量和栗農經濟收入。其主要防治技術措施如下:
一、增施硼肥。空苞主要原因是在受精過程中缺硼而影響受精,導致胚胎敗育。防治方法可在板栗花前,在樹冠外圍須根分布最多的區域,以樹冠大小計算,每平方米施硼砂10~20克;或在板栗盛花期,往樹冠上噴灑0.5%硼酸+0.3%尿素混合液。
二、肥水管理。追肥一年3次,第一次在萌芽前,以氮肥為主,有利雌花形成,促進萌芽展葉;第二次在新梢生長期,6月中旬,以磷肥為主,保花保果;第三次在果實膨大期,8月中旬,以鉀肥為主,結合施氮磷鉀復合肥,有利果實飽滿。每次施肥后要進行灌水,生長季節結合土壤墑情,干旱時及時灌水。在缺水的干旱山地及丘陵栗園,應推廣穴貯肥水,地膜覆蓋或采用秸稈、雜草覆蓋樹盤、樹行或全園,有利抗旱保墑,又可緩和地表溫度的劇烈變化,有利于根系生長活動。
三、及時去雌。雌花數量過多,在開花期要消耗大量營養,因此要將多余的雄花序及早疏除。當雄花序長到1~2厘米時,保留新梢最上端4~5個雄花序,其余雄花序都要疏除。這樣可減少大量雄花序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物質,增加優質雌花形成數量,并有利減少空苞數量。
四、合理疏蓬。疏蓬可以有效節約樹體養分,提高結實率。一般在花后進行疏蓬,即在栗蓬直徑半厘米以前開始,越早越好。疏除對象主要是病蟲蓬、過密蓬、瘦小蓬等。具體疏除標準是30厘米長的粗壯果枝留2~3個蓬;20厘米長的中庸果枝留1~2個蓬。留蓬時每個節上最好留1個,不宜過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