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除治吸漿蟲可促小麥高產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3-2-16 |
小麥吸漿蟲是一種毀滅性害蟲,以幼蟲潛伏在小麥穎殼內吸食正在灌漿的麥粒汁液,造成麥粒干癟、空殼,影響產量。一般可造成減產10%-30%,嚴重的達70%以上,甚至絕收。 一、小麥吸漿蟲的發生情況及發生規律。。小麥吸漿蟲由于其幼蟲具有隔年或多年羽化的習性,并且由于幼蟲能隨水漂流,成蟲能被微風吹送進行擴散,致使小麥吸漿蟲在老蟲區為害加重,新發生區域逐步擴大。小麥吸漿蟲在外界環境條件適宜時發生迅速,造成毀滅性危害,條件不適宜時可在土中存活多年,仍可保持繁衍能力,相當頑固,小麥吸漿蟲幼蟲在土壤中生活可達10月以上,具有極大的隱蔽性,不易被發現。小麥吸漿蟲的幼蟲耐低溫,因此越冬的死亡率相對較低,小麥揚花前后雨水多、濕度大也有利于吸漿蟲發生。因此望廣大農民引起高度重視,對小麥吸漿蟲的毀滅性、頑固性、隱蔽性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克服麻痹思想,繼續加大除治力度,切實搞好蛹期撒毒土,對蛹期漏治或防治效果較差地塊,成蟲期及時補治,堅決控制小麥吸漿蟲危害。 二、具體防治措施 (一)蛹期防治: 1.防治指標:每個土樣(10×10×20cm)有蟲2頭以上。2.防治方法:一般在4月下旬,畝用2.5%或3%甲基異柳磷粉劑1-2公斤或5%毒死蜱顆粒劑600-900克,拌細土20-25公斤混勻,順壟撒施麥田,撒后用竹桿拍打小麥,以使毒土完全落入地面,施藥后立即澆水以提高防效。,注意不要撒到麥葉上。施藥應在上午10時以后田間無露水時進行。 (二)成蟲期防治: 1.防治指標:平均網捕10復次有蟲30頭左右,或扒麥查看一眼可見成蟲3-5頭。 2.防治方法:(1)噴霧:當小麥抽穗率達70-80%(成蟲盛發期)一般在5月上旬,立即用藥防治。畝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毫升兌水30公斤噴霧,或吡蟲啉與辛硫磷混配制劑(如蟲無綜)噴霧。防治時要求小麥全株著藥,噴勻打透,畝藥液量不少于35公斤,同時可兼治麥蚜等害蟲。(2)熏蒸:畝用80%敵敵畏乳油100-200毫升,兌水1-2公斤攪勻后,噴拌在25公斤細土(或麥糠)上,于傍晚前后把毒土(糠)撒于麥壟熏殺成蟲。此法要現配現用。 |
![]() |
![]() |
相關閱讀 |
黃瓜化瓜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詳細介紹 |
防治馬鈴薯粉痂病必須注意的問題 |
怎樣預防萵筍裂莖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