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育五色韭主要是用風(fēng)障畦。風(fēng)障設(shè)在栽培畦北側(cè),長30~60米,高2~3.3米,越高保溫性能越好。風(fēng)障東西向,向南成75度角傾斜,也可垂直于地面。風(fēng)障南北間距以不超過17米為宜。在風(fēng)障的東西兩個口也設(shè)南北向風(fēng)障,使栽培畦四周均有風(fēng)障保護。
2、蓋糠后到12月底時,韭菜開始發(fā)芽,這時要把畦面上蓋的麥糠用細齒木杈挑出一部分放到相鄰一畦上,把剩下底層麥糠用木杈挑著翻轉(zhuǎn),即把底層濕糠翻到上面弄平后進行晾曬。晾曬一般在晴天上午10時到下午1時進行。下午1時后就要重新挑回麥糠蓋上。提醒大家在立春以后晾曬時間可延長。晾糠在各畦間交替進行,一般每三天晾一遍較好。晾糠的目的是提高地溫和提高覆蓋物的保溫性能。
3、韭菜長至7~9厘米時,假莖呈潔白色,這正是晾色的適期,如果已成黃色則晚了。晾色與晾糠結(jié)合進行,所不同的是晾色要選陽光充足的好天進行,連晾3天,韭苗叢中有紅色出現(xiàn)時即告結(jié)束。晾色和晾糠一樣,也是各畦間交替進行。第二輪晾色時不要把麥糠起凈,應(yīng)留3~4厘米厚,這樣可使莖部軟化為黃色。晾色后2~3天再照常晾糠,但留糠厚度要隨著苗長高而逐漸增厚,這樣會使晾出的紅色隨著苗長而逐漸上移。一般頭刀五色韭要經(jīng)過4次晾糠,4次丟糠趕色才能收割。二刀生長時由于天氣暖和,為趕早上市,有3次晾糠,3次趕色即可收割。
4、栽培五色韭采取大撮定植方式,穴距20~24厘米,每穴栽40~50株,擠緊。在韭菜休眠后覆3~4厘米厚的園土或細沙土,使葉梢形成白色,俗稱“悶白”。五色韭上覆蓋麥糠,每畝韭菜園需150~200立方米麥糠(可使用2~3年),在蓋麥糠以前要澆足底水,直到第二年3月份撤去覆蓋物以前不再澆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