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的養殖方法
芍藥花色豐富,有紅,白,粉,黃,綠,紫,黑等,怎么漂亮,那么怎么養殖芍藥呢?
1.溫度
芍藥是典型的溫帶植物,喜溫耐寒,有較寬的生態適應幅度。 在中國北方地區可以露地栽培,耐寒性較強,在黑龍江省北部嫩江縣一帶,年生長期僅120天,極端最低溫度為-46.5℃的條件下,仍能正常生長開花,露地越冬。 夏天適宜涼爽氣候,但也頗耐熱,如在安徽省亳州(bo zhou),及夏季極端最高溫度達42.1℃,也能安全越夏。
2.光照
芍藥生長期光照充足,才能生長繁茂,花色艷麗;但在輕蔭下也可正常生長發育,在花期又可適當降低溫度、增加濕度,免受強烈日光的灼傷,從而延長觀賞期,但若過度蔽蔭,則會引起徒長,生長衰弱,不能開花或開花稀硫。
芍藥是長日照植物,在秋冬短日照季節分化花芽,春天長日照下開花。 花蕾發育和開花,均需在長日照下進行。 若日照時間過短(8~9小時),會導致花蕾發育遲緩,葉片生長加快,開花不良,甚至不能開花。
3.土壤
芍藥是深根性植物,所以要求土層深厚,又是粗壯的肉質根,適宜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在黏土和砂土中生長較差,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暢,容易引起爛根,以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為宜,鹽堿地不宜 種植;以 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但應注意含氮量不可過高,以防枝葉徒長,生長期可適當增施磷鉀 肥,以促使枝葉生長茁壯,開花美麗。 芍藥忌連作,在傳統的芍藥集中產區,在同一地塊上,多年連續 種植芍藥,是很普遍的現象,已造成嚴重的損失,不只病蟲害嚴重,產量和質量下降,甚至導致大面積死亡。 所以,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輪作制度。
4.水分
芍藥性喜地勢高敞,較為干燥的環境,不需經常灌溉。 芍藥因為是肉質根,特別不耐水澇,積水6~10小時,常導致爛根,低濕地區不宜作為我國的芍藥產區,每次水災,對芍藥幾乎都是毀滅性的,只有在高敞處,未被水淹的芍藥留了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