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藥品不僅是我國嚴格管理的領域,在歐朋也是在出臺新的法規。從2014年3月1日開始,歐盟有關有害化學品進出口管理的新法規事前知情同意法規(Prior Informed Consent Regulation)修訂版將開始生效。同時,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將從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接管管理和技術工作。
PIC法規負責管理歐盟和第三國之間的高危險性化學物質進出口,是鹿特丹公約在歐盟范圍內的具體實施。只有在接受國被通知的情況下,高危險性化學品才能進行出口,某些情況下,還必須獲得進口國的明確同意。該法規旨在促進有害化學品國際貿易中的責任共攤,促進國際合作,并通過向接收國傳遞安全儲藏、運輸、使用和處置該類化學品的信息,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
新的PIC法規與歐盟REACH以及CLP法規保持一致,同時也參照了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制度(GHS)。該法規設置了各方執行相應任務的時間節點,而之前的法規對首次出口以及之前已經進行過出口的企業設置不同的截止時間。ECHA目前接手了PIC法規的技術和管理工作,制定政策的工作仍歸屬于歐洲委員會環境總署。
ECHA的執行官Geert Dancet說:“PIC是歐盟法律的一部分,對全世界的化學品安全性至關重要。我們很榮幸能負責PIC的執行,并加強我們在全球化學品安全領域的作用。我們的目標是確保現有的法律成功過渡到新的法律。ECHA員工已準備好提供各種幫助。”
ECHA將于今秋推出新的改進功能的IT應用,ePIC。企業以及相關的國家部門可以獲取更新的PIC指南以及ePIC的IT使用手冊。2014年,ECHA預計將完成約4000份的PIC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