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中國農藥產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去年達到了210萬噸,今年上半年以18%的速度增長,其中60%用于出口。在我們已經變成農藥大國的同時,來談社會責任問題就非常重要。
展望一下中國農藥產業的未來,農藥產業能否在快速發展之后做強,關鍵要看農藥企業能否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換句話說,如果農藥企業只追求自身的利益,污染環境,損害農民的利益,做一些欺騙公眾的事情,其結局企業注定要被關門,產業注定要被淘汰,這樣即使去了國外市場,也會被攆出來,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嚴肅和認真的問題,所以我說社會責任是農藥企業發展的基石。
因此,一要樹立好以人為本的理念,不斷開發新產品。隨著人們對綠色農業的青睞,發展高效低毒農藥產品、淘汰高毒高殘留產品的步伐必然加快,這個過程中一些企業必然會受到一些損失。品種結構調整的損失企業一定要承擔,這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個方面。但是另一方面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企業不僅是責任,是挑戰,也是機遇,抓住機遇開發新產品,這個企業才會有活力,有后勁。
二要樹立品牌理念,為農民提供優質服務。農民對農藥知識了解得較少,當前最突出的問題就是農藥使用不規范、不能按照農藥標簽說明使用,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我們不能說安全用藥的責任就是農民的,我想安全用藥的責任應該大家承擔,尤其是農藥企業,因為農藥企業最熟悉自己產品的特性,要給農民提供宣傳和培訓等服務。現在農藥各個環節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使用環節,把這個責任全推給農民,我覺得不公平,企業應該承擔最主要的責任。
三要樹立誠信理念,對農藥產品安全要進行全程負責,不是企業把產品生產出來、銷售出去就萬事大吉了。農藥企業要保證每個環節不出問題,就要保證每個環節都能講誠信,所以農藥企業是農藥安全第一責任人。只要農藥企業對生產的產品全程負責,那么中國的農藥產業就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總之,只有廣大農藥企業普遍增強了社會責任意識,農藥這把“雙刃劍”才會把它對人們有利的一面盡量做大,對人們不利的一面盡量減少,農藥才能得到政府和社會的廣泛認可,中國的農藥產業才能夠站得起、立得住、走得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