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適期 播種。香蔥喜涼爽的氣候,耐寒性和耐熱性均較強。香蔥在4-5℃的氣溫條件下,香蔥種子即可萌動,發(fā)芽的適溫為13-20℃,生長的適溫為10-25℃,最適溫度為15-20℃。莖葉生長適宜溫度18-23℃,根系生長適宜地溫14-18℃,在氣溫28℃以上生長速度慢。露地在春、秋兩季種植;保護(hù)地除夏季外全年可種植;夏季可覆蓋遮陽網(wǎng)種植。冬季可用地膜覆蓋或在小拱棚中播種,能夠增溫促其全苗。選用的種子發(fā)芽率要達(dá)75%以上,低于50%的種子是不宜作種用。品種宜選用紫花香味濃的品種,目前以四季小香蔥和福建細(xì)香蔥表現(xiàn)較好。一般播種后60-80天采收,移栽后30天可陸續(xù)采收。
第二、精細(xì) 整地。香蔥適宜疏松、肥沃、排水和澆水都方便的壤土和重壤土地塊種植,不適宜在沙土地塊種植,需氮、磷、鉀和微量元素均衡供應(yīng),不能單一施用氮肥,忌在板結(jié)的土壤中生存。播栽香蔥之前,地要充分翻曬,盡量壓低病蟲基數(shù)。一般要選用腐熟的有機肥作底肥,每667㎡施完全腐熟的有機肥2000-2500千克。對于易感病蟲的地塊,提倡施用能防止重茬障礙的精制有機肥。每畝施精制有機肥50-100千克。
第三、密植 淺栽。采用條播或撒播的方式,條播間距10厘米,覆土1.5-2厘米厚;每畝用種2-4公斤。香蔥的畦面不宜過寬過長,一般畦寬1.-1.5米為宜,畦長15-20米為宜。過寬不利于管理,過長不利于排水。夏季和低洼易澇的地塊要做成高出地面15-20厘米的高畦,四周有排水溝。香蔥栽的深度宜淺不宜深,密度宜密不宜稀。移栽深度為6-7厘米,密度為每平方米為200株左右。
如育苗移栽,播種后40-50天即可移栽,每8-10株一穴,行距12-20厘米,穴距8-10厘米,宜淺不宜深,以4-6厘米為宜,及時澆定植水。
第五、肥水 巧管。因香蔥根系分布淺,需水量比大蔥要少,但不耐干旱,適宜土壤濕度為70%-80%,適宜空氣濕度為60%-70%。在強光照條件下組織容易老化,纖維增多,品質(zhì)變差。定植后要淺水勤灌,既不能受旱,也不能受漬。出苗前后與移栽成活后土壤不能干旱,宜小水勤澆,幼苗1-3葉期和移栽緩苗后控制澆水,中耕松土1-2次,以促進(jìn)根系生長,以后10-15天澆一次水。稀水糞按10%-20%的濃度追施,尿素按0.20%的濃度追施。后期根部應(yīng)培土1-2次。 夏季溫度高、光照強,要搭棚架覆蓋遮陽網(wǎng)。
第六、防除 病蟲。香蔥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軟腐病等,蟲害主要有蔥蚜、紅蜘蛛、潛葉蠅等。為了減少污染,可行選用2%的蘇阿維或1.50%蘇丹等高效低殘毒農(nóng)藥殺蟲,每畝50克對水50千克噴霧。對于病害可選用1:500倍的25%甲霜靈或1:500倍的70%代森錳鋅等噴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