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農藥不斷創新才是硬道理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4-11-6 |
11月1日,北京農藥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暨農藥創制與運用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強調,不僅需要通過創新技術、服務和管理機制來促進農藥行業的健康發展,而且還需要通過提升專利申請質量,促進新農藥的研發和相關植保技術的創新。 會上,農業部農藥鑒定所顧寶根研究員首先做了關于《農藥管理新動態》的報告。顧寶根在會上指出,加強登記和檢測人員的技術培訓,提高發展中國家農藥管理能力;強化安全管理,逐步淘汰高風險農藥,提高登記要求,加強農藥風險控制,農藥廢棄物處理有序開展;開展農藥管理區域間國際協作,做到登記審批的協調一致和技術標準的協調統一;做好農藥從登記、儲運、銷售、使用到廢棄物和廢包裝處理整個生命周期的全程科學管理等五個方面是未來國際農藥管理的工作新動向。 發生復雜、損失嚴重、依賴農藥、施藥次數多是北京地區蔬菜病蟲害發生和防治的現狀,北京市植保站推行的蔬菜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技術研究與應用目前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北京市植保站鄭建秋研究員在會上告訴大家,由于農藥的隨意使用每年在北京地區造成的蔬菜損失達1000噸以上。病蟲無公害防治要從種苗、棚室表面、空氣、土壤、病殘體等各個源頭實行全面控制,采用綠色防控、精準施藥等技術,降低農藥用量,提高防控效果。目前該全程綠色防控技術已經對兩批20個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進行了試點,效果顯著。 國家對“三農”的持續支持、糧食需求的增長、土地流轉加速為我國農藥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利因素,但同時也面臨輿論、食品安全、生態環境保護、產能過剩等方面的壓力。中化化工科學技術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黃文耀對我國農藥技術創新的未來進行了展望,他建議新農藥研發立足農業生產病蟲草害防治需求,以產品/產品結構調整需求為核心,做好四方面工作:提高產業集中度,引導創新資源集中;拓展創新思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提高行業學會、協會、聯盟等的服務能力;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和國際合作。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化學部處長趙霞以“提升專利質量,創新引領支撐”為主題,對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工作進行了簡要介紹。她指出,國家知識產權局將以服務大局、創新引領為支撐,為企業走出國門做好知識產權方面的工作,優化GDP的結構和質量,統籌兼顧,重點突破。 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何雄奎教授在當天的會上指出,現代化植保和機械化植保是我國植保工作的新要求,近年來,低空低量無人機航空噴霧技術獲得飛速發展。但由于無人機載重輕,單次作業周期短,農藥霧滴沉積利用率受機尾氣流影響較大,新機型技術研發受限等原因,導致低空低量無人機航空噴霧技術在發展中面臨巨大挑戰。 面對的挑戰都是需要慢慢去克服,相信在未來新農藥的出現將會給農藥行業帶局面。 |
![]() |
![]() |
相關閱讀 |
沃柑潰瘍病2.4億殺菌劑市場現狀及產品定位淺談 |
“十二五”支持發展綠色生態農藥 |
加拿大:擬批準辛酸銅鹽殺菌劑產品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