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藥市場競爭已經日趨白熱化,六大跨國公司所占市場份額越來越大。面對這樣的局面,中國企業處于沒有專利產品,缺少技術創新的不利局面。
筆者認為,合縱將是更好的選擇。合縱不僅僅是農藥企業之間的合作,更要聯合更多的涉農企業,從農業產業鏈的多個環節謀求合作。農民需要的不僅僅是產品,而是解決農業生產中主要問題的綜合方案。目前中國農藥企業通過作物解決方案同跨國公司抗衡。但農民總認為國外產品質量穩定、效果好,如何改變他們的固有思維?
近幾年已經有農藥企業和肥料企業合作、農藥企業之間合作、農藥企業和種子企業合作等流通領域的合作模式,農藥企業與上游企業合作、農藥企業聯合研發、制劑企業和原藥企業合作等生產環節的合作模式,這些都值得眾多農藥企業學習和效法。2014年,諾普信與金正大攜手在農資屆成為亮點。農藥企業同肥料企業跨界聯手,讓農民更輕松地買到農藥和肥料兩大主要農資產品,實現了種地更輕松。
中國農藥生產企業當前的主要特點是原藥生產能力強,制劑生產能力弱,而真正決定農藥市場占有率和掌控力的還是制劑水平。中國原藥生產龍頭企業大部分產品都是優先供給國外農藥公司,再做成制劑返銷到中國。中國大多數制劑企業拿到的原藥都是由中小企業生產的,質量和穩定性難以保障,這對制劑發展非常不利。所以,中國農藥生產企業應當抱團取暖,原藥企業和制劑企業聯手研發,才能共抗“大敵”。
面對眾多的合縱模式,筆者認為,凡是有利長遠發展的合作方式都可以采納,企業應該將業務鏈條擴展,提供從生產全程的施肥用藥服務、農產品收獲、保鮮甚至幫助農民出售農產品等多方面一條龍服務,這樣的企業定能在未來競爭中脫穎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