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好農資網手機版,經銷商種植戶都在用
鉀鈣硅肥能否挑起鉀肥振興重任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1-10-13
    

  在氮、磷、鉀三大肥中,鉀肥是中國資源量最缺、對外依存度最高的產品。其實,鉀在地殼中的資源量并不少,含量豐度達2.47%,遠比磷(0.11%)、氮(0.03%)要多,但為什么鉀肥卻顯得這么短缺呢?這是因為目前國內能被用作生產鉀肥的可溶性鉀資源——氯化鉀、硫酸鉀的探明儲量很少,大部分鉀資源是以不溶性的鉀長石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據統計,在中國,已探明的不溶性鉀資源量是可溶性鉀資源量的10倍多。

  目前,在國際鉀肥巨頭壟斷日益加劇、鉀肥價格不斷趨高的形勢下,國內鉀肥企業加大了不溶性鉀資源的開發利用。記者最近在采訪中了解到,一種名為鉀鈣硅肥的新型鉀肥,在利用不溶性鉀資源方面取得了突破。

  技術基本過關

  長期以來,富含豐富鉀資源的鉀長石沒有被用于鉀肥生產,主要是由其特殊性質所致。鉀長石的化學性質極其穩定,在常溫下,連王水都不能將其分解,唯一只有氫氟酸能將其分解,但氫氟酸會與鉀長石所含的硅生成四氟化硅,產生難以治理的環境污染。因此,雖然國內鉀長石資源豐富,但一直無法用來生產鉀肥。

  最近,在國內科研院所的努力下,利用鉀長石生產鉀肥的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2011年9月27日,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肥)分會和廣東省科技廳、教育廳組織專家,對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和廣州市環境保護技術設備公司共同研發的“利用鉀長石和脫硫石膏生產鉀鈣硅肥技術”進行了成果鑒定。該技術實現了兩大突破,一是通過自主研發的低溫助劑,在國內外首次實現了分解鉀長石,反應時間從以前所需的2~5小時縮短到0.5小時,生產能耗和成本較低;二是可利用電廠的煙氣脫硫石膏和化工的磷石膏、電石渣、純堿白泥渣等目前國內幾大難以利用的工業固體廢棄物,與鉀長石反應生產出一種適用于酸性土壤的鉀鈣硅肥,具有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新型鉀肥的雙重效益。整個生產過程符合環保理念,沒有固體和液體廢棄物排放。通過對水稻、甘蔗、木薯和甜玉米等農作物的大田試驗,該肥料可以增加作物產量、改善產品品質、調節土壤酸堿度。該技術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專家一致認為,該技術屬于國內外首創,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建議進一步加快產業化進程,并在酸性土壤地區推廣應用。

  記者在該技術中試基地采訪了解到,這種鉀鈣硅肥與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氯化鉀、硫酸鉀等鉀肥有3點不同。一是生產所需的原料不同。氯化鉀、硫酸鉀是用溶于水的鉀鹽為原料生產,原料資源緊缺。鉀鈣硅肥則是利用不溶于水的鉀長石為原料加工,資源豐富。二是生產工藝流程不同。氯化鉀、硫酸鉀是將可溶性鉀鹽通過直接濃縮、提純工藝生產。鉀鈣硅肥是將不溶性的含鉀石頭在一定溫度下通過分解助劑,把不能被植物吸收的不溶性鉀元素轉化為植物可吸收的有效營養形態。三是肥效作用不一樣。常用的氯化鉀、硫酸鉀能很快溶于水,速效固然速效,但也容易隨著水的流動而流失。因此,現有的鉀肥在使用中利用率低,也就是30%左右。而鉀鈣硅肥溶于水的過程比較慢,能隨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而釋放,作物吸收利用率高,具有緩釋肥的作用,能均勻持久地向作物供應營養,因此流失少。

  由于鉀鈣硅肥是將礦石整體轉化和利用工業固體廢棄物來生產鉀肥的,有專家對原料是否帶來重金屬等有害成分表示了擔憂。該研發項目負責人、華南理工大學教授石林表示,研發中已特別注意到避免有害成分的進入,產品各項有害成分指標均符合有關國家標準。因此,該生產技術要求必須有較高的有害成分分析投入。

  效果優于鉀肥

  石林教授告訴記者,一開始,他們是打算研發出一種將鉀長石中的鉀元素提取出來生產高濃度鉀肥的工藝。但他們通過研究發現,鉀長石不僅含有鉀營養元素,還含有大量的硅、鈣、鎂、鐵、錳、鋅等作物所需的其他營養元素,單單提出鉀元素而將其他成分拋棄,不僅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技術的經濟性也大打折扣。因此,他們改變思路,轉而研發一種多營養元素的肥料。通過添加脫硫石膏、磷石膏等工業固廢,既解決了研發的技術問題,又使該肥料產品增加了硫營養成分,從而將富鉀巖石轉化為了一種新型的鉀鈣硅多元素肥料產品。

  從農產品的品質看,硫、硅、鈣、鎂、鐵、錳、鋅等元素被稱作品質元素,它們的短缺會引發作物營養失調,不僅導致植物易發生病變,阻礙增產,而且農產品的品質也會下降,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例如硫元素,就是植物合成蛋白質需要的核心元素,土地缺硫將導致所謂的“瓜不甜、果不香”問題。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土肥處處長李榮告訴記者,最近農業部進行了一項土地缺硫情況的調查,發現我國有38%面積的土地缺硫。原來國內的磷肥品種主要為過磷酸鈣,其中含有大量的硫元素,所以那時國內土地不缺硫。但后來主要施用磷酸二銨以后,土地缺硫情況就出現了。土地缺硫情況在國外也是一樣,目前美、英等國均對土地進行大面積補硫。鉀鈣硅肥正是能補充多種中微量營養元素、提高土地綜合肥力的一種綠色肥料產品。

  石林說,與常用的氯化鉀、硫酸鉀相比,鉀鈣硅肥雖然鉀含量較低,但由于多種中微量營養元素綜合作用,養分均衡,改善了土壤質量,增強了作物對養分的吸收能力,所以實際效果優于常用的鉀肥。日本的大米好吃,就是因為日本農民愿意施硅肥。通過對我國南方酸性土壤的水稻、木薯、甘蔗大田試驗表明,每畝施用50~75千克該鉀鈣硅肥作為底肥,作物的增產率可達11.12%~23.3%,平均為15.54%。而且通過施用該肥,木薯的淀粉含量、甘蔗的含糖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該肥料主要由石頭轉化而成,土壤本身也是由石頭風化形成的,石土同源,親和力好。因此鉀鈣硅肥還是一種很好的土壤改良劑,能疏松土壤,用得越多,土地越疏松透氣,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長。

  市場還需打開

  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目前這種多元素新型肥料在走向市場過程中還有諸多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市場推廣問題。

  石林說,他們在為這種肥料辦肥料登記時就遇到了麻煩。這種肥料雖然硫、硅、鈣、鉀多元素有效養分在70%以上,但光算硫酸鉀的含量只有10%~12%,按目前農業部門只認氮、磷、鉀3種養分,其他營養成分一概不認的政策,產品價值就大打折扣。

  有人建議石林按土壤調理劑產品來登記,但研制方不愿意。為何?因為石灰也是土壤調理劑,可調理酸性土壤,南方的農民一聽是土壤調理劑就可能以為是石灰,而且這種肥料外觀與石灰還有點相似。石灰每噸才賣300元左右,他們的產品每噸要賣千元以上,他們怎能與石灰競爭?

  盡管市場打開比較困難,對于不溶性鉀肥的發展前景,業內專家還是表示了樂觀的看法。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肥)分會常務副秘書長亓昭英說,該技術把不能被植物吸收的不溶性鉀元素轉化為植物可吸收的有效營養形態,使之成為一種多元素微孔礦物肥料,符合當今新肥料領域的發展趨勢。這對于破解我國缺鉀瓶頸,提高鉀肥自主保障能力,發展高產、健康、可持續的現代農業具有重要意義。協會已把不溶性鉀資源的開發定為行業“十二五”發展目標之一,未來行業將大力開發鉀長石等不溶性鉀礦制含鉀多元素肥料的產業化技術和裝備,建設5~10條10萬噸級產業化示范工程,建設5~8處10萬畝規模的試驗示范基地。當務之急,是要幫助企業爭取國家有關扶持政策,制訂系列含鉀多元素肥料的行業標準,爭取農業部門對這種新型肥料的認可。

相關閱讀
發展套餐施肥,促進我國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化肥:業內對后市走勢看法分歧嚴重
我國農村土地改革即將進入試點階段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