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在湖南金利隆肥業公司,一派火熱的銷售場景,來拉復合肥的車子一輛接一輛,裝卸工人忙得歇口氣的機會都沒有。據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是初八開工,初九出產品,年后走貨不錯,庫存大幅下降。
長期關注農資市場的新邵縣農村經濟管理局副局長周華德
說:“今年湖南春耕市場有三大特點:一是供貨季節集中。春耕化肥供應主要集中在3月、4月兩個月,在邵陽等地,這兩個月占化肥銷量的70%以上,4月下旬后,基本上就進入了尾聲,就是補貨行情了。二是短期性需求拉動導致價格上漲。現在普遍淡儲意愿不強,社會庫存較為空虛,在進入市場旺季后,就會出現短期性的集中購買,從而拉動價格上漲。鉀肥價格較春節前上漲了200元/噸,磷酸一銨上漲80元/噸,尿素現在出廠價已漲到1680元/噸,春節前在1600元/噸以下,由于成本上漲,有些復合肥廠家出廠報價上漲60元/噸左右。三是高濃度化肥受追捧。”
高濃度肥大熱
今年湖南春耕市場高濃度肥暢銷的特點愈發明顯。周華德表示,復合肥廠家以前是低濃度復合肥一統天下,后發展到低濃度和高濃度各占半,現在則是明顯的高濃度唱主角。大多數復合肥廠,高濃度復合肥產量占到了80%、90%,低濃度不足20%,還有少數復合肥廠,已不生產低濃度復合肥。
對于市場趨向高濃度這點,洞口縣綠盛農資公司化肥部總經理朱躍清也深表贊同,他說現在在洞口縣,就連40%含量的都已經不多,基本上都是45%以上的,51%、54%的也有不少。
對于市場追捧高濃度這個問題,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的專家表示:“現在農民大量出外打工,農村勞力緊缺,高濃度肥料一個頂兩,能減少搬運量。再加上現在農民富裕了,有錢了,買得起好肥料、貴肥料。但這里面也有很大的浪費成分,并不是所有的作物都需要高濃度的,土肥站在2月下旬發布了《湖南省主要農作物專用肥配方公告》,湖南的主要農作物水稻、油菜、玉米、棉花、柑橘、烤煙等,大多30%--40%含量就夠了,太高是種浪費,是不科學施肥的表現。”
需求穩中有降
接受調查的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今年湖南春耕化肥需求將穩中有降。婁底豐田農資公司董事長周東平預計需求會下降10%以上,他說現在化肥價格的確不高,但低價不一定能擴大銷量,主要原因是農民種田少了,荒地的現象不少,對化肥需求下降了。
朱躍清認為,單純從化肥實物量上看,需求是下降了,但現在高濃度多了,低濃度少了,折算成養分,總需求還是基本穩定的。 周華德認為,現在化肥是往復合肥方向發展,復合肥的量不會下降,還會有所增加,但單質肥的量會下降。總體來看,需求量變化不大。化肥需求零增長并不是壞事,農業部提出的目標就是到2020年,化肥需求零增長。搞測土配方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農民少用肥,一樣也能高產,這樣農民用肥成本降低了,收益提高了,還能減少化肥污染,是件好事。
農資送貨下鄉
湖南宜化是湖南最大的氮肥生產企業,春節前進行了設備大修,春節后滿負荷生產,每天尿素產量1100多噸,創出近幾個月來產量新高。公司現在主要往婁底、邵陽、湘潭、永州、張家界、湘西、懷化等省內市場走貨,日銷售量1000噸以上,產銷兩旺。
目前經銷商們正著手往基層網點送貨。朱躍清表示:“現在的農資市場跟以前大不一樣了,以前是農民進城買農資,所以坐等農民上門就是了,現在都是送貨下鄉,種子還有部分農民來店面購買,化肥和農藥幾乎是100%地送到農民手上。”所以經銷商早就做足了準備,安排往基層網點發貨。
三招保供春耕
湖南春耕化肥供應有保障,主要有三條途徑,一是本省企業加足馬力。盡管湖南化肥生產資源不足,中小企業居多,老企業多,面臨的困難很多,但化肥企業都在克服困難,全力以赴多生產,保障春耕供給。二是針對社會上化肥淡儲積極性下降的情況,供銷社系統發揮主渠道作用。據湘潭市供銷合作總社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賀大斌介紹,從去年10月份開始,該社就派出人員進村入戶,了解農民種植結構和用肥情況,并聯系廠家,組織適銷對路的農資商品。三是湖南作為農業大省,年化肥需求量700萬噸左右,巨大的需求吸引了湖北、河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等外省化肥品牌進入,有效彌補了省內產量之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