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推廣生物農藥任重而道遠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5-25 17:30:00 |
隨著農藥用量零增長戰略提出,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趨于嚴格,農藥行業發展進入新常態。過去農業生產上對病蟲害的基本防治手段主要依賴于化學農藥,但是長期無節制使用化學農藥帶來許多副作用。因此,探索和研究病害蟲防治新途徑、新技術成為農藥相關部門、科研機構、生產企業共同關注的問題。這些研究包括新型、高效、環保、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研制;天敵昆蟲和生物源農藥的利用;昆蟲信息素的應用等。其中,生物防控技術和生物農藥逐漸受到關注和重視,但在推廣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政策利好 企業贏發展良機 農藥用量零增長戰略提出為生物農藥發展提供機遇,生物農藥企業的發展優勢逐漸顯現。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防治處研究員郭榮指出,采用天敵保護利用、昆蟲性誘劑、微生物農藥等非化學措施替代化學農藥,逐步減藥,通過改變防治策略達到恢復生態目的,生物農藥發展前景廣闊。 鄭州農達生化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方業衷從時效、市場、政策、品種優勢方面分析生物農藥企業發展優勢。他表示,生物農藥企業提前完備農藥品種的證件辦理工作,擁有搶先占有市場的時效優勢;市場份額此消彼長,隨著農藥用量零增長戰略落實,化學農藥使用量將逐漸減少(至少增速減緩),其市場份額也將逐漸減少,這意味著生物農藥的市場份額在政策引導下會迅速增大,擁有成熟品種的生物農藥企業正好填補這項缺口;在落實農藥用量零增長戰略同時,國家有可能會出臺利好政策引導企業轉型、引領農業消費,如提供生物農藥補助措施,加大生物農藥研發、推廣支持,提高農業統防統治中生物農藥比例等,這將使先行一步的生物農藥企業優先享有國家優惠政策;隨著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趨于嚴格,一些高端作物品種及出口型種植基地更加重視生物農藥使用,并逐漸替代部分化學農藥。 同樣在政策、環境利好形勢下,生物防控技術優勢更加明顯,溫州醫科大學健康與環境生態研究所研究員杜永均指出,昆蟲信息素用于害蟲防治具有專一性、敏感性、低劑量、無殘留、無抗藥性、兼容性等特點,符合目前害蟲綜合防治理念,成為綠色生物防控首選。 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昆蟲信息素研發和推廣企業,近些年不斷創新發展。其技術部經理解曉軍表示,通過近幾年試驗研究,昆蟲性信息素配比、誘捕器設計、緩釋材料、誘捕效率等性誘關鍵應用技術得到不斷創新和提高;技術模式不斷完善,全國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昆蟲性信息素監控技術在蔬菜、果樹、水稻、玉米、棉花上的應用技術模式,并針對區域、作物和害蟲的差異性形成不同模式;應用規模不斷擴大,昆蟲性信息素應用范圍從最初的6個省(區、市)擴大到目前的32個,應用作物從蔬菜擴大到水稻、玉米、棉花、果樹、林業等多種作物;綜合效益顯著,應用昆蟲性信息素防治農業害蟲,成本低,且能有效保護天敵,增強農田生態系統多樣性和穩定性,并能降低農民勞動強度,減少農藥中毒事故。“除利用昆蟲性信息素進行監測,我國已經能夠自主大量合成信息素原藥,并以此作為原料生產迷向產品,該產品成本低,適合中國國情,將是未來防治害蟲的主力產品。” 應用推廣存難點 需各方發力 雖然有利好的國家政策支持,但由于生物農藥見效慢、價格偏高,農民對施用技術掌握不準、傳統用藥意識不容易改變,生物農藥推廣未必會一帆風順。北京三浦百草綠色植物制劑有限公司國內市場部營銷總監張劍波表示,農產品安全和食品安全逐漸受重視,為生物農藥發展提供機遇,但科學使用生物農藥的大環境沒有形成,生物農藥使用意識還未養成,化學農藥使用仍占主導,見效快、成本低的優勢仍然是化學農藥最大的賣點。 “種植者對化學農藥已經形成依賴,部分生物農藥產品靈敏度低造成一定的推廣難度”,解曉軍表示,部分生物農藥產品開始使用可能成本會高一些,但是持續使用成本會越來越低。以昆蟲信息素為例,使用時面積越大效果越理想,成本相應也會偏低,建議集體連片使用,效果會更好。另外,昆蟲信息素的專一性限制了一種信息素只能防治一種害蟲,不如化學農藥廣譜性強,所以需要結合其他生物防治手段,比如果園采取物理防治法(涂樹膠防治具有上下樹習性的害蟲,采用清園劑清理蟲卵等),釋放天敵,采用害蟲病毒及生物農藥等。只有綜合多種生物防控手段才能徹底改善農殘帶來的傷害。 不論是生物農藥應用,還是生物防控技術推廣,只有技術落地才能體現其優勢。如何使生物農藥應用推廣更順利,張劍波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表示,在生物農藥研發方面,研發一些速效性產品,緩解生物農藥見效慢的缺陷;推廣方面主要做示范,提供解決方案,同時提供技術營銷,根據作物生長和病蟲害發生規律,指導種植者科學施藥,精準把握施用時間、施用量和施用技術。同時,國家政策多向生物農藥傾斜,提供一些研發、推廣費用支持,從政策和行動層面加強推廣生物農藥。針對農民使用生物農藥技術缺乏等問題,政府部門、植保系統、企業聯合加強技術指導,避免用化學農藥方法使用生物農藥,提高生物農藥使用效率。 “設立客戶、作物、區域梯隊推廣計劃,可以優先從種植大戶、高端作物品種及經濟作物種植區推廣做起,市場效應較容易顯現”,方業忠建議企業制定合適的推廣政策,完善產品品種,豐富產品結構,在生物農藥領域建立專業的品牌優勢;加大市場推廣活動和田間示范實驗,用看得見的效果引導農民使用生物農藥。 此外,生物農藥推廣還需建立良好的生態大環境,在生態環境良好前提下,生物農藥與生物防控技術應用推廣既可以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成本投入,還可以為生態農業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保證。 |
![]() |
![]() |
相關閱讀 |
為什么說中國新農藥登記變得更難了?細數五大主要挑戰! |
孟山都擬裁員2600人 |
工信部:2013年第六批農藥生產資質合并企業名單-10.25日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