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減量用藥需多管齊下—農藥處邵振潤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6-26 11:43:00 |
“現代農業需要現代植保,現代植保需要高效環保型農藥,而農藥更需要安全科學的使用。”近日在西安召開的第二屆作物解決方案高層研討會上,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藥與藥械處農藥應用專家、推廣研究員邵振潤這樣說道。在當前及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發展農業、防治病蟲害,還離不開環保型農藥。樹立綠色植保理念,必須采取綜合措施,多方協同努力,才能實現減量使用、科學用藥的目的。 科學用藥方能保糧豐收 據邵振潤介紹,由于地處季風氣候控制區,導致中國農業病蟲害發生種類多、發生面積大,發生程度重。據統計,近年來中國農業病蟲發生面積超過80億畝次,嚴重威脅糧食豐收與農產品質量安全。其中,農藥的科學使用,及時、有效地控制了病蟲為害,為控制農藥殘留污染、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有數據顯示,當前中國農業生產每年的農藥使用量為31萬多噸(折百),其中殺蟲劑12萬噸,殺菌劑7萬噸,除草劑10萬噸。從結構上看,殺蟲劑所占比例明顯偏高;從作物上看,蔬菜、果樹特別是保護地蔬菜用藥明顯偏多,水稻用藥量大。從全國農技推廣中心對農戶實際用藥調查結果看,長江中下游地區每畝水稻用藥量是蘇皖魯豫小麥用藥量的3.21倍;從地區上看,南方用藥量多,北方作物單一,病蟲也輕一些,用藥量相對較少;從使用上看,噴霧器器械落后,農藥利用率僅為35%左右。農藥用量偏高,利用率偏低,已經成為中國農業生產中的一個突出問題。 針對農藥過量使用,邵振潤認為,必須加快推進科學用藥指導,響應國家減量用藥的號召。當前,要轉變病蟲防治方式,改變過分依賴化學農藥這種“粗放”的方式,推動重大病蟲防控的轉型升級,切實抓好科學用藥、減量用藥,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病蟲防控體系。 國外經驗值得國內借鑒 抓好農藥減量使用,切實提高利用率,是一項長期的課題。從境內外發達國家或地區的農業生產情況來看,都十分重視農藥的科學減量使用,具體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在法律層面上專門制定了《植物保護法》、《農藥管理法》等法規,嚴格控制農藥生產、銷售和使用。二是在生產環節上加強科學用藥培訓,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及中國臺灣省都專門立項支持開展安全用藥培訓。三是實行項目計劃,法國、加拿大安大略省、韓國等先后計劃用10年時間把農藥用量明顯降下來。另外,北歐如挪威、瑞典、丹麥等還通過收稅來控制農藥的使用。 結合國外成功經驗,從中國的實際情況看,開展科學用藥、減量用藥,實現病蟲害防治的農藥使用“零增長”,應做好兩點: 首先,重點抓好五個方面:從基礎上看,要抓好綠色防控與科學用藥培訓和指導;從作物上看,要分作物、分區域,重點抓好水稻田和保護地蔬菜田用藥;從組織方式上看,要抓好專業化統防統治,大力推進社會化服務;從使用工具上看,要抓好先進高效的施藥機械的推廣應用,搞好精準施藥;從農藥上看,要重點抓好殺蟲劑的科學使用,目前殺蟲劑過量使用問題更突出。 其次,重點處理好五個關系:一是與病蟲防控的關系。既要保障防治效果,又要保障農業豐收。二是與農民分散防治的關系。通過統一防治社會化服務來解決過量用藥是當務之急。三是與施藥機械的關系。現代農業迫切需要使用高效先進的藥械來提高農藥利用率。四是與法規和監管的關系。需完善法律規章制度,加強對指導用藥的機構和個人進行監督和處罰。五是技術研究力量跟不上需求,需加大資金投入和人才支持。 農藥減量我們在行動 要實現農藥減量的目標,如何破解難題,落實好應對之策呢?據邵振潤介紹,目前中心已經圍繞安全用藥、減量用藥等目標,多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在開展。 第一,推行綠色防控技術、種苗處理及作物全程解決方案,這是減少病蟲發生、降低農藥用量的重要措施。在作物全程解決方案方面,全國農技中心與先正達公司合作,在水稻上進行開展的為期兩年的病蟲害全程解決方案,可減少施藥次數2~3次。 第二,加大新產品、新技術的示范推廣,鼓勵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環保劑型和高效助劑的研發應用,做好安全科學用藥管理培訓工作。據此,全國農技中心已經連續十三年緊抓安全用藥培訓,并專門編印出版《農藥科學使用培訓指南》。 第三,積極推廣新型高效植保機械和精準施藥技術。這是減量用藥、提高農藥利用率的關鍵。要積極示范應用低空無人植保施藥技術,扶持旱田高桿噴霧機械,滿足生產需求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防治效率的新期待。 第四,鼓勵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全國農技中心探索開展代防代治、階段承包防治、全程承包防治等服務,促進了專業化統防統治蓬勃發展和重大病蟲防治的技術進步。 第五,抓好農藥法規建設及監管工作。一方面,要爭取盡快出臺《農藥管理條例》,并經過幾年努力爭取上升為《農藥管理法》。另一方面,要著手考慮研究制定《植物保護法》和《農業環保法》,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法律支撐。 第六,大力支持施藥技術研發。重點抓好替代技術研發,抓好噴頭和方飄移技術的研發,特別是研究適合低空施藥的劑型,集成應用低容量噴灑技術,研究增效助劑,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把農藥利用率提高到40%左右,農藥減量20%左右。 |
![]() |
![]() |
相關閱讀 |
4000余畝作物燒根!責任人獲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20萬元 |
符合農藥標準過期農藥還可銷售 |
當前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疫情動態與防控意見 |
![]()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庫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