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院張圣平—把黃瓜育種做到世界領先水平 |
來源:好農資招商網 2015-8-11 11:13:00 |
在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有一位青年專家,13年如一日奮斗在黃瓜育種第一線。他的名字叫張圣平,其所在團隊在國際上率先完成了20多個黃瓜重要農藝性狀在染色體上的遺傳定位,實現了我國黃瓜育種由常規(guī)育種到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的變革。 張圣平生長在農村,早年的田間勞動,磨礪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清苦生活,激勵他立志為改變農村面貌貢獻力量。 18歲那年,成績優(yōu)秀的張圣平毅然考取山東農業(yè)大學,踏上了農業(yè)研究道路。4年本科和3年研究生期間,他像塊干燥的海綿,盡情吮吸知識的甘霖。 “人生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為了更好從事農業(yè)科研工作,我需要到更廣闊的平臺上去學習工作,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張圣平說。 2002年,張圣平通過考試,順利進入了他夢寐以求的地方——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至今,張圣平還清楚記得當年求職面試的場景:課題組負責人問他:“黃瓜育種研究工作很辛苦,你怕不怕?”張圣平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怕!”在此后的十幾年里,張圣平踐行承諾,從不言苦。 黃瓜是我國的主要蔬菜作物,生育周期短,一年之中的播種茬口可多達6次。夏季,溫室大棚內的溫度比外面要平均高出8至10℃,酷熱難耐,而張圣平他們需要把試驗田里十幾畝地的黃瓜逐一地人工授粉、選種,觀察并記錄生長情況,十分辛苦。每年從4月份到11月份,每天超時工作三四個小時,對張圣平和同事們來說是家常便飯。 工作中,張圣平全身心投入。而生活中,他對家人充滿愧疚:“工作十幾年來,我從來沒有休過一次長假,總說帶家人出去玩玩,但一直沒有實現。”他回憶說,兒子剛出生時,由于工作忙,他沒法幫妻子照顧孩子。孩子上了小學,他又因自己工作繁忙無暇接送。還有一次,正是緊張的授粉旺季,由于每天加班加點,他都沒能回去看看遠在老家病重住院的父親…… 近幾年,不少跨國公司開始進軍國內黃瓜市場,有些地方開始使用國外引進的黃瓜品種,這給黃瓜育種研究和推廣帶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 “黃瓜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幾代黃瓜育種專家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我們要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把黃瓜育種做到世界領先水平。”張圣平說。 于是,張圣平和團隊針對生產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研究方向,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上做起了文章。通過不懈努力,他所在的團隊首次完成了15個黃瓜品質性狀和6個抗病性狀在染色體上的遺傳定位,率先開發(fā)出緊密連鎖的基因組SSR和Indel標記36個,用于抗病和品質分子育種的平均準確率達到92.3%,提高選擇效率5倍以上,縮短育種周期2至3年。 他們還利用分子育種技術,培育出第三代中農系列優(yōu)質多抗黃瓜新品種,實現了品種的更新換代。密刺類型品種產量較原主栽品種平均增產10%以上;水果型品種與國外同類品種相比,產量水平相當,但耐寒性和品質顯著提高。 在搞好科研的同時,張圣平一有時間就深入生產第一線。十多年來,他幾乎跑遍了國內主要的黃瓜生產區(qū),為新品種的大面積推廣立下汗馬功勞。中農系列黃瓜新品種成為北京、遼寧、廣東等多個產區(qū)的主栽品種,累計推廣超過650萬畝,累計增加經濟效益86億元。 |
相關閱讀 |
預報:北方馬鈴薯晚疫病發(fā)生趨勢 |
河南小麥良種覆蓋率超98% 8000余萬畝長勢喜人 |
農作物育種快速發(fā)展,知識產權保障跟進不足 |
首頁 | 快訊 | 產品庫 | 廠家?guī)?/a> | 圖譜 | 種植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