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綠色防控技術,目前正以緩慢的速度前行著,綠色防控的推廣的阻礙不僅包括技術,還有資金、推廣手段等等因素,所以我國綠色防控的發展并不理想。
前幾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科講壇上透露,利用植物揮發物設計的引誘劑配方離生產應用已不是遙不可及,有望成為綠色防控有害生物的新路徑。
據陳宗懋介紹,植物不是“聾子”,也不是“啞巴”,植物揮發物是植物的“語言”,通過釋放揮發物的形式進行著信息表達和種群調控。研究表明,不同的植物會釋放不同的化合物,具有代表該植物的指紋性特征,也是害蟲尋覓寄主的信息物質。通過研究還發現植物保護自己,減少害蟲危害的方式,即害蟲危害植物后,會使植物的代謝過程發生改變,誘導植物防御基因的表達,產生特異的揮發性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是天敵尋覓害蟲的信息物質,對天敵有很明顯的引誘效果。因此利用植物揮發物的功能誘殺害蟲和引誘天敵消滅害蟲可成為綠色防控的手段之一。
據悉,陳宗懋團隊現已基于茶樹等植物的揮發物,研制出幾種主要害蟲的揮發物引誘劑配方,多次田間試驗表明,設計的揮發性引誘劑對目標害蟲具有較明顯的誘集效果,一般在40-60%,而且面誘效果明顯高于點誘。緩釋劑型改善后,顯著延長了引誘劑的有效時間,從3-4天延長到9-12天。同時還開辟了利用植物揮發物的另一種途徑——“PUSH-PULL”田間生態調控模式,即在茶園間作一些芳香植物。結果顯示,羅勒、迷迭香、檸檬桉和蕓香植株揮發物對茶尺蠖雌、雄成蟲有顯著的驅避效果,可明顯干擾茶尺蠖成蟲的寄主定位;迷迭香和薰衣草揮發物對假眼小綠葉蟬表現出一定的驅避作用,茶園間作薰衣草、迷迭香和檸檬桉對葉蟬種群調控最為明顯,并能增加天敵種群數量。 |